
北方小年又称为"祭灶节"或"扫尘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通常在农历腊月的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这一天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节日,标志着春节的正式开始。
在小年这一天人们会进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祭灶。人们会在家中设灶台,摆放水果、糖果、酒食等供品向灶王爷烧香祭拜,感谢他在过去一年里的保佑,并祈求他在新的一年里继续保佑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
腊月二十三
北方小年是指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地区过小年的日子。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1。民间传统意义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2。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地区的小年日期是除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