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望岳的景物分析(杜甫写的望岳 是几年级学的)

杜甫的望岳的景物分析(杜甫写的望岳 是几年级学的)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5-06-11 07:01:32

杜甫的望岳的景物分析

《望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描绘了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以下是一些景物分析:

1. 泰山全貌:诗中通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描绘出泰山地域广阔,青色绵延的壮阔景象。

2. 大自然:“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表现出泰山的神奇秀丽和雄伟高大,以及其阴阳分明的特点。

3. 云朵:“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出了山中云气的层出不穷和归鸟的渺小,突显泰山的高耸。

这些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泰山的壮美,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此诗以描绘泰山景色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刻画,传达出诗人豁达的心胸和高远的志向。它既是对泰山的礼赞,也是诗人自我情怀的抒发。

前两句为第一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岱宗:泰山的别名,齐鲁:春秋时两个国家地名简称,泛指山东地区。这两句写远望所见情景,泰山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北面为齐,南面为鲁,齐、鲁之“青”,是泰山掩映而成的结果,“未了”即绵绵不尽的意思。

诗人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你想知道泰山是什么样子的吗?请看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的齐鲁平原,泰山拔地而起,像苍天一样耸立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是远望的情形,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

后两句为第二大层,是写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是仔细观察后的所见。

泰山极高,白天可看见山腰间的云气,层层叠叠,而且非常悠深,黄昏的时候,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人抓住两个景物,团团的云层和归巢的鸟,而此时泰山依然挺拔,雄伟,那么,“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理顺成章地形成了诗人的心中愿望。

此句诗人借用孟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在这首诗里却有深刻的意义,他不仅是少年时作者要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同时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高峰的愿望。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