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娥遇见赵恒之初,或许只是凭借其天生丽质,别有风韵而获得赵恒的宠幸。可是当被驱逐出赵恒府的时候,刘娥深深的认识到单纯只靠美貌是无法在尔虞我诈的宫中生存的,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实力,有后台,才能够长期专宠,甚至即便没有赵恒的宠幸也能够生存。
于是,在被驱逐出府的十五年,刘娥并没有因为赵恒经常跑来幽会而沉醉其间,反而经常提醒赵恒要以国事为重,同时将等待赵恒来到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各种技艺。除了作为女子所必须的琴棋书画之外,对于各种史籍和治国方略也特别留心,积累了大量的理论知识。
随着年岁渐长,赵恒发现自己不但对刘娥没有忘情,反而对这个年过三十的女人越来越依赖。年少时候,赵恒的眼中或许只有男女之情,可之后宋太宗身体越来越不行,赵恒的担子越来越重,时刻面临很多的政治问题。一些事情可以和大臣讨论,但是哪个大臣没有私心?赵桓渐渐觉得,只有刘娥才是真正和自己贴心的人,只有刘娥的很多建议才会完全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当赵恒36岁的时候,宋太宗病逝,赵恒登基,随即把在宫外生活十五年的刘娥接进宫中。
刘娥首先要面对的是如何处理后宫的权力斗争问题。当时后宫的女主人是郭皇后。郭皇后是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女。从赵恒还是襄王的时候就正式嫁入,之后坎坎坷坷度过了十多年。郭皇后为人低调,对下属非常宽厚,尤其反对奢华,在宫中的口碑很好,众嫔妃和宫中的太妃都赞不绝口。以刘娥的力量,根本不可能与之正面抗衡。
当时皇后之下地位最高的就是刘娥了,连王府姬妾出身的杨氏也仅仅是五品的才人。也就是说,刘娥进入宫中,用了六年的时间,积累了大量的人气,不但一直拥有宋真宗的支持,而且,也获得了郭皇后的欢心,连后宫第三名杨氏,也和刘娥交好,成为刘娥一生最坚定的盟友。两人共荣共辱,关系非常融洽,一直到最后,就算是刘娥的“儿子”仁宗皇帝都是由杨氏抚养长大的。
宋真宗宠爱刘娥的原因有这几点:首先刘娥姿容美艳,能歌善舞;
再就是宋真宗见惯了出身名门望族的大家闺秀,身边都是一些规行矩步的女人,所以在看到刘娥后,心中欢喜,对她一见钟情;
另外刘娥进宫后不与人争宠,行事做派十分低调,对待下人也宽容大度;
她还能与同样受宠的杨淑妃成为姐妹,可见刘娥不平凡,她应该是有心机的,知道怎么笼络人心;
刘娥从来不给宋真宗添麻烦,还会为宋真宗排忧解难,所以她专宠四十年也不是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