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楼名字由来

超然楼名字由来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01 12:08:01

超然楼名字由来

超然楼,不仅布局美观、气势宏伟,而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原为元代著名大学士李泂湖上别业的主要建筑,约建于元武宗、仁宗时期(1307—1320),不晚于元至治元年(1321)。

李泂的湖上别业包括居室与亭园,居室即超然楼,楼名效仿苏轼所建、苏辙命名的超然台,取离尘脱俗,不受拘束之意。楼北辟为亭园,水岸建有举办宴集活动的天心水面亭,亭名取自北宋理学家邵雍诗句“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表现了“静中体道”的理学追求。

  

李泂在世时,湖上别业内的建筑屡有增建,据虞集《题李溉之学士湖上诸亭》诗可知,超然楼周边的景观有烟萝境、金潭云日、漏舟、紫霞沧洲、秋水观、无倪舟、红云岛、萧闲堂、松关、大千豪发、观心等。

元末时,李泂湖上别业的建筑遭到破坏,天心水面亭被毁。明代初年,超然楼及天心水面亭又得以修复。明人刘敕在《历乘》中记述该亭:“楼台轩敞,绚然于湖水之湄,榜曰‘湖山嘉境’。倚栏南望,乱峰入云,青林翠竹,五色交辉;北则垂杨袅袅,鹊华出树杪丈许,光景恍惚,隐隐如画图中。”因乘船可“荡漾于万荷之中,骚首弄波,寒香沁肺;沉鳞竞跃,目饫心怡”,故而被明代人列为“历下十六景”之一,称为“荷香北渚”。又据清康熙《山东通志》记载,明代靖难之役期间,铁铉曾在此犒劳守城将领。

  

明崇祯十二年(1639),超然楼毁于战火。据《明史》记载,崇祯十二年初,清军攻克济南城,屠城,屠杀百姓十万众,城内建筑多被焚毁。在这次清军入侵中,超然楼毁于战火,超然楼后的天心水面亭因位于水中而免于兵祸。

  

至此,超然楼在原址共存在310余年。

清军撤出济南后,地方官及士绅在城市遭受重大创伤、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仍谋划着重修超然楼,其在济南的历史文化地位可见一斑。后因时代更迭,战乱多发,重建超然楼的工作未能完成,湖上别业仅存的天心水面亭也因水所坏。

  

清代初年,济南的士绅在天心水面亭以南的水岸上,即原超然楼旧址附近另建一亭,亦名“水面亭”,亭后有楼,仍称“超然楼”,但其规模则远逊于元、明时期的超然楼。复建的超然楼逐渐成为客舍,租赁客房给来济南的学生、举子们居住。新建的水面亭就逐渐成为超然楼的孑遗,成为追思先贤、名士聚会的所在。

  

清乾隆、嘉庆年间的诗人廖炳奎在其《水面亭怀元学士李溉之》一诗中写道:“故亭渺何处,怀古发高歌”,可见至迟在嘉庆年间,重建的超然楼以及天心水面亭一并破败了。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追寻旧迹,怀古抒怀,咏于诗文。

沧海横流,时代变迁,历经清代、民国逾210年,直至2008年,代表名士园林的超然楼得以重建。此次重建的超然楼屹立在大明湖畔,为一大型楼阁式建筑,铜瓦、铜栏、铜门、铜柱,典雅大气,气势宏阔,主体建筑面积5673平方米,与拱卫左右的裙楼博艺堂、贺胜斋,共同构成一组总建筑面积7473平方米的宋元风格建筑群,布局美观,巍峨挺拔,气势雄浑,蔚为大观。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