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青州小城西南方,约五公里处有一山,绵延数里,叠翠千寻。山顶双峰对峙,状如骆驼,因名'驼山'。
这是关于驼山之名的由来最普遍的解释,然而长期从事当地文物研究的青州博物馆前馆长夏名采却有不同的观点,'山上佛教石窟造像众多,艺术精湛,为'佛陀之山','陀'音同'驼',因此'驼山'就是'佛山'的意思。'
且不论哪种观点正确,驼山得以远近闻名,是因为山中有着中国东部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石窟造像。
1988年,驼山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驼山名为“驼岭千寻”的驼山距青州城5公里,与云门山东西相望,因山形似驼,故称“驼山”。驼山除天然景观外,主要以它为数众多的石窟造像而闻名海内外,驼山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
明朝正德年间,官居兵部尚书,太子太保的乐平人乔宇书写的"驼山"两个大字,镌刻在山前的石壁上,至今仍赫然在目。在山东乃至全国享有盛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