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xǐng mù ,意思是明显突出,引人注意,让人一眼就看到,类似四川话的“醒豁”。
释义
1、谓睁眼不眠。
2、显眼,引人注目。
3、谓使眼目清新。
4、即醒木。
出处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一夕复一夕,醒目常不眠。”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神船》:“遂登舟,伏船头上舱中眺望,模糊不甚醒目。”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三八章:“代表们都穿上新分的较为醒目的衣裳。”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四章:“这里插着一个很大的木牌,写着醒目的大字。”
郭小川 《中国的秋天》诗:“面对这无限风光,怎能不醒目动心!”
清 范述祖 《杭俗遗风》:“大书,一人独说,不用家伙,惟有醒目一块,纸扇一把。”参见“ 醒木 ”。
意思:引人注意。
造句:
131、乌鲁直愣愣的坐在床上,从醒来之后他一直这样坐着,已经坐了半个时辰有余,些微的黑气从他的右手中溢出,在雪白的被褥之间显得异常醒目。
132、制服以橙色为主色调,在胸前、后背以及裤缝两侧均装饰醒目的银灰色反光条,使环卫工人晚上作业非常醒目,提高了作业的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