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的八月算仲秋,也叫仲月。
因为在右时候,人们把每一个季度的开头一个月叫仲月,如果是春季的正月,就叫孟春。二月叫仲春,三月叫季春。孟,仲季,代表的是第一,第二和第三。
同样的道理。秋季的第一个月(七月),叫孟秋,第二个月(八月)叫仲秋。第三个月(九月)叫季秋。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在秋季正中间,故又称仲秋、正秋、中秋。称“仲秋”者,如晋代陶渊明的《归去来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用“正秋”的,如唐代许浑《重游飞泉观故梁道士宿龙池》诗:“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唐代顾况在《望初月简于吏部》诗中则以“中秋”代指八月:“ 穴寥中秋夜,坐见如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