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中无尾目的都是体内受精吗

两栖动物中无尾目的都是体内受精吗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6 02:55:42

两栖动物中无尾目的都是体内受精吗

除了尾蟾科的两个种类,都是体外受精:  两栖纲中种类最多,体形最特殊的1目。成体无尾和鳃。现有20余科300余属3500余种。除南极洲外,广布于各大洲;在温差小,湿度大的中美、南美和非洲热带和亚热带种类最多,个别种达北极圈南缘。在全北界有3个大科只有模式属:蟾蜍科(共约有25属340种)中只有蟾蜍属,雨蛙科(共约有40属600余种)中只有雨蛙属,蛙科(共约有50属670种)中只有蛙属(Rana),而且这些地区的物种也少。在古北界以外的亚洲和非洲,蟾蜍科和蛙科的其他属种占有优势;在美洲,蛙科只有蛙属,蟾蜍科有少数其他的属;在热带美洲,雨蛙科占有绝对优势,属种极多。在热带非洲和亚洲,虽然没有雨蛙属,但有在生态、形态方面与雨蛙科趋同适应的非洲树蛙科和树蛙科(共约有20余属400种)。此外在中美、南美,还有一个占绝对优势的大科即细趾蟾科(共约有50属700余种) 和特有的小科(共约有5科12属近200种)。在大洋洲没有蟾蜍属和蛙属种类;雨蛙类及细趾蟾类分别被另列为浜雨蛙科(共有4属近150种)及龟蟾科(共有20属近百种)。  其他主要科的分布区:盘舌蟾科仅分布于旧大陆;锄足蟾科(近10属80余种)的锄足蟾亚科分布于欧洲、北非和北美,属种少(2~3属10余种);角蟾亚科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中国属种多(50种以上);异舌蟾科是一个单型科属种,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呈断裂分布跨越两洲者有滑跖蟾科(2属4种)分布于大洋洲和北美,另外有负子蟾科(4属26种)分布于南美和非洲。姬蛙科广泛分布于环球温带至热带的一个大科,属种甚多(共约有60余属近280种)。亚洲没有特有科。  中国已知近230种,分隶7科25属。角蟾亚科的属种在中国最多,髭蟾属、齿蟾属等为中国的特有属。无尾类中约有 2/3的种主要分布于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地区。  无尾目俗称蛙类。或分为蛙(frog;腿长,皮肤光滑并有腺体)及蟾蜍(toad;体粗壮,腿短,尤指皮肤粗糙的种类)。体形大小及结构差异很大。雨蛙科(Hylidae, 即树蟾科)Hemiphractus属蛙类,生活於南美林中落叶层,形扁,隐於落叶中不易发现。某些树蛙皮肤粗糙,绿灰色,看似地衣。古巴的古巴蛙(Sminthillus limbatus)最小,成体体长不超过12公釐(1/2吋),而最大的西非巨蛙(Conrana goliath)体长约达300公釐(1呎)。雌蛙大于雄蛙。多数种类的皮肤光滑、湿润。有些种类的皮肤粗糙,有疣粒,能适应湿度较低的生活环境。蟾蜍属(Bufo)的背部皮肤上有瘰粒,富有腺体。所有蛙类皮肤均有毒腺,有的种类毒腺发达,如毒蛙科(Dendrobatidae)的枝毒蛙属(Dendrobates)及叶毒蛙属(Phyllobates,有警戒色)。无毒的南美细趾蟾(Lithodytes lineatus)则形似Phyllobates femoralis(拟态)。皮肤腺体分泌物性质各异,多为复杂的含氮化合物。毒性作用为刺激皮肤、致惊厥、致幻觉、收缩血管,或为神经毒。美洲热带Centrolenidae科小树蛙的腹部皮肤极薄并透明,可透过皮肤看到心脏等各种内脏。   许多蛙类体色在昼夜有变化。蛙无明显的颈。多数种类头部两侧有突出盘状的鼓膜。喉发达,具1??2个共鸣囊。蛙类成体均不具尾,有9??10枚脊椎骨,尾椎骨愈合成尾杆骨。後肢长(主要是距骨和跟骨延长)而适於跳跃。蛙类声带简单,口底多有一块裂隙通入声囊,空气从肺逼出经声带使之颤动发声,随即进入声囊引起共鸣。多数蛙类的运动方式是跳蹼。蟾蜍科(Bufonidae)、姬蛙科(Microhylidae, 即狭口蛙科)、异舌蟾科(Rhinophrynidae)及某些其他科的穴居种类的後肢相当短,以齐足跳的方式运动。许多蟾蜍只会爬行。多数种类的指趾间有蹼,有利於游泳。尤其是负子蟾科(Pipidae),终生不离水。蛙类体色多不鲜豔,也有少数种类身上有醒目的斑纹。最常见的是褐色、灰色、绿色和黄色。   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除特别寒冷的高纬度陆块及由於海水阻隔使之无法移居的岛屿外,世界各地皆有分布,从低於海拔的沙漠地区到海拔4,560公尺(15,000呎)高的山区到处可见。蛙属(Rana)个别种类能分布到北极圈内。虽然分布很广,但以热带种类和数量为最多。有7科仅存於热带。无尾目主要食昆虫、其他节肢动物、蠕虫或小型脊椎动物。南美的Ceratophrys varia及大蟾蜍(Bufo marinus)食其他蛙类及小齧齿类。北美牛蛙(Rana catesbeiana)食其他蛙、小鼠、小蛇乃至小龟。许多蛇、鸟、哺乳类以蛙为食。   无尾目的卵只能在潮湿的环境中发育,故多数蛙类产卵於水中。许多种类在繁殖季节临时大量聚集在一个池塘中。雄蛙以鸣声招引异性。在山川和在陆上繁殖的种类没有同种群集的现象。雌蛙通过雄蛙的鸣声,可辨别是同种或异种,因此可避免栖於同一地区的近似种杂交。雌蛙根据鸣声找到雄蛙後,雄蛙即伏於雌蛙背上(抢合)。原始种类(盘舌蟾总科〔Discoglossidea〕、负子蟾总科〔Pipoidea〕、锄足蟾总科〔Pelobatoidea〕)的雄蛙抱住雌蛙的腰部,较高级的种类(蟾蜍总科〔Bufonoidea〕、蛙总科〔Ranoidea〕)雄蛙则抱住雌体腋部,这样雌雄的泄殖腔较接近,有利於受精。多为体外受精。北美有尾蛙(Ascaphus truei),其雄体泄殖腔有突起(「尾」)用为交接器,以将精子送入雌体泄殖腔内。多数蛙类在静水中产卵。卵单个或成团、成链状。产卵数目从不到200枚至万枚。卵浮在水面上、贴附於枝条或水草上,或是贴附在不受水流冲击的岩石下面。多数蛙类性情温和。某些种类有进攻性,尤其在繁殖季节,雄性间会为争夺领域而战斗。至少3种雨蛙属(Hyla)南美蛙类会在淤泥或河岸筑盆形巢,於其中鸣叫、交配及产卵,幼体亦於其中发育。Physalaemus属细趾蟾,抢合时雄体排精,并用後肢猛踢,使精液、卵、水、空气混合成浮水的泡沫状巢。蝌蚪孵出後钻出进入水中。   多数蛙类幼体生活於水,称蝌蚪。蝌蚪具软骨性骨骼,皮肤薄,无腺体,肠长而盘绕,无上下腭,无肺,无眼睑,有尾和鳃。食水中植物(包括藻类)。後相继出现後肢和前肢,前肢在出现前已发育完备。尾逐渐被吸收以至消失。腭及真牙出现。消化道变短、折叠,壁加厚。多数在2??3个月内完成变态;北美锄足蟾属(Scaphiopus)仅需两个星期;北美牛蛙则需3年。   有些雨蛙科动物将卵产於树上的水中(如树洞或附生凤梨的重叠的叶基部积水中),其蝌蚪食昆虫幼虫(如孑孓)或其他蛙的卵。某些树栖雨蛙及蛙科(Ranidae, 即赤蛙科)种类及Centrolenidae科所有种产卵於水边植物叶上,待蝌蚪孵化後落到水中。塞席尔锄足蟾属(Sooglossus)产卵於陆上,蝌蚪孵出後,由成体背负送入水中。南美洲的达尔文蟾(Rhinoderma darwinii)的雄体把即将孵出的卵放在声囊里发育,直到变态阶段蝌蚪才从雄蛙嘴里出来。欧洲产婆蟾(Alytes obstetricans)繁殖期雌体将卵产在後肢上,卵受精後,雄体伏於雌体背上,将後足伸入卵带,使之系绕於自己後足和腰间,然後在陆上活动,待卵将要孵化时入水,蝌蚪在水中发育。南美安地斯山高处的有袋胃囊蛙(Gastrotheca marsupiata)是所谓袋蛙的一种,雌体背上有孵育囊,雄体将精子排入其中,又用後足将卵放入囊内,蝌蚪孵出後,雌体入水,让蝌蚪进入水中。中南美洲及西印度群岛的离趾蟾属(Eleutherodactylus)的幼体在卵膜内完成幼体阶段的发育,孵出时即为小型的蛙。这种现象亦见於滑蹠蟾科(Leiopelmatidae)、负子蟾科、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短头蟾科(Brachycephalidae)、雨蛙科及姬蛙科的一些种。非洲的泳蟾属(Nectophrynoides)为体内受精,幼体为胎生。   无尾目分5个总科,17科,约2,660种。1.盘舌蟾总科︰(1)滑蹠蟾科,(2)盘舌蟾科(Discoglossidae)。2.负子蟾总科︰(1)异舌蟾科,(2)负子蟾科。3.锄足蟾总科︰(1)锄足蟾科(Pelobatidae),(2)耳蛙科(Myobatrachidae)。4.蟾蜍总科︰(1)尖吻蟾科(Rhinodermatidae),(2)细趾蟾科,(3)蟾蜍科,(4)短头蟾科,(5)毒蛙科,(6)Pseudidae科,(7)Centrolenidae科,(8)雨蛙科。5.蛙总科︰(1)蛙科(Ranidae),(2)塞席尔锄足蟾科(Sooglossidae),(3)姬蛙科。   形态与结构   体宽而短,后肢长,跗部自成一节,适于跳跃或游泳。皮肤一般光滑湿润,有的皮肤上有角质刺,或头顶部皮肤骨质化而全无小鳞,皮肤与皮下肌肉之间有一些大淋巴囊。口大,舌后端多游离,可翻出摄食。下眼睑连有透明的瞬膜。眼大,位于头侧,突出时可扩大视野。下颌无齿,上颌一般有细齿。中耳多完备,鼓膜显著或隐于皮下或无。雄蛙一般有共鸣器(声囊),这是一种第二性征。额骨与顶骨愈合为额顶骨,有方轭骨,副蝶骨⊥形。椎体有双凹型、后凹型、变凹型、间凹型或参差型。椎骨一般为10枚,荐椎后为一细长的尾杆骨腰带呈“U”字形,髂骨长,平直向前与荐椎横突相关联。脊柱短而数少,弯曲度和灵活性不强;前三对躯椎上或有短肋,是原始性状,见于低等类群。脊柱与后肢的关联由髂骨、后肢骨和尾杆骨部位的肌肉、肌腱而加强,可以作有力的攀援、跳跃或对称蛙式游泳动作。前肢较强,主要可减轻落地时的冲击力。肩带左右侧上喙骨或相接(固胸型)或相互重叠(弧胸型),或有弧固型。桡骨与尺骨、胫骨与腓骨分别愈合为桡尺骨和胫腓骨;近端 2跗骨长,自成1节,增强了跳跃、游泳能力。无尾类体形体现了与运动行为相适应的结构。多数种类大多“蹲在以后肢向后掘的浅泥凹内,既可防失水,又能坐待捕食,捕食时后肢仍贴于地面。  无交接器,体外受精。卵生,仅个别种卵胎生或胎生。幼体──蝌蚪的体形、食性等与成性迥然不同。蝌蚪口部或有角质小齿;有鳃和尾,早期为外鳃,不久外鳃萎缩,代之以内鳃;舌弓部位皮肤逐渐向后生长,成为覆盖着内鳃的鳃盖褶,再与腹位的皮肤愈合,形成鳃盖腔,仅留有1或2个小出水孔,出水孔或位腹面中部或两侧或位体左侧,出水孔通向体外,依据角齿之有无和出水孔之特征,分为4个类型:①角齿腹孔型;②角齿左孔型;③无角齿腹孔型;④无角齿双孔型。口部一般有成行的角质小齿和角质颌。以刮取藻类为主,无者以吞食浮游生物为主。蝌蚪先出后肢芽,前肢于早期就在鳃盖腔内或附近部位发育,变态高潮时,前肢伸出体外,尾、鳃萎缩以至消失,器官改组,呼吸和消化器官尤为突出。此时一般不摄食,也不能久潜于水中,否则大多要溺死。  生活习性   本目动物有水栖、半水栖、陆栖、树栖、穴居等不同的种类。一般栖息于各种淡水水域及其附近潮湿的林木草丛中。在黄昏、黎明或雨后的白天活动频繁,觅食各类昆虫及其幼虫和蠕虫等。繁殖习性多样化,有以各种方式抚育卵或幼体的种类,如著名的负子蟾,幼体在雄蛙声囊中的尖吻达蛙、小蛙在胃内的胃育溪蟾、雨蛙科体背有各式抚育结构,如在背面皮肤表内的囊蛙等。此外,有的可在卵内发育成蝌蚪直至完成变态,然后小蛙破卵膜而出,这种直接发育方式(蝌蚪期不在水中)在热带潮湿地区的无尾类中常见。蝌蚪期有的长达3年;性成熟期短的数月,长的3年以上。一般在冬眠出蛰后抱对产卵,在湿热地区,有的种类可常年产卵。  起源与系统发生   马达加斯加发现的早三叠世化石三叠尾蛙,曾称原蛙,有与近代型无尾目基本相似的主要特征。一般认为它是无尾类的先驱,形态上已具备向典型无尾类演化发展的基础;如头骨与肢骨基本形态,脊柱趋短,骼骨延长;有胁骨及尾椎骨示原始性状。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