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贤王赵德芳,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其实历史上并没有八贤王这个人物,但是肯定是有原型的,那么北宋的八贤王说的就是赵匡胤的四子赵德芳。而至于说,八贤王是怎么死的,根据文字记载,说的是他因为受到了赵广义的猜忌和斥责,最后羞愤而死。
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八贤王这个人物的影响,都是来自于影视剧。比如说包青天,还有杨家将。我们都看到了一个正义执言,敢于为不公的事情发声的八贤王。不得不说,所有人对于八贤王都是非常有好感的。不过,这只是影视剧的刻画而已,历史上并不存在八贤王,更不用说还有这么正义的八贤王了,所以影视剧的片段,我们看看即可,不需要当真。
而在北宋所谓的八贤王呢,依照后来人的一些细节分析,应该就是赵匡胤的第四个儿子赵德芳。而他为什么会叫八贤王呢,貌似他的排名和八也联系不上。其实这里面是有故事的。最开始赵匡胤坐上皇位的时候,曾经说过,自己以后要是退位或者而是死了的话,那么就由弟弟赵光义来继承皇位。话虽然这么说,但是赵匡胤心里是不是这么想的,谁也不知道。但是赵光义却当真了。
后来赵匡胤死了,真的是由赵光义继承了皇位。有人说,是赵光义早就觊觎皇位的,所以在暗地里动了毒手。不管怎么样,总之是赵光义坐上了皇位。而赵匡胤在死之前,曾问过他的弟弟,说是自己死后,儿子们怎么办。赵光义答应他,说会让赵德芳做贤王,而且不是普通的贤王,他一个人领八个王爷的俸禄,所以称之为八贤王。不过,赵光义心里对赵德芳是有芥蒂的,后来就找了个借口,当众斥责说赵德芳是不是有想做帝王的心。而赵德芳也因为经受不住猜忌,后来就自杀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