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制墨自然都是纯手工制作,根据制作品种的不同,第一步会有所差别。
首先是“炼烟”,就是用不完全燃烧的办法从松枝或者油脂中提取出烟尘,选材的不同会制作出不同的成品,这样得到的分别是松烟和油烟,并且在燃烧的时候,火候、出入风口、时间都要严格把控,这样才能保证烟炱中各种成分的比例。然后是和料,熬烊后加入其它相关的原料搅拌杵捣,据说要达到“十万杵”才能够保证材料达到一个好的程度。之后就是将上一步制好的坯料压入模子里成形,再晾干,最后再进行描金处理。
古法做的是松烟墨,近代(以明代为基准)才开始用桐油、麻子油等烧烟制墨,皂青油、菜子油、豆油也可作此用。但在众多原料中,桐油烧烟产量最高,墨色也黑沉光莹,愈久愈黑,所以最受推崇。
虽然此时已经不怎么使用浸油古法,但作者还是把这一秘方记录了下来:
每桐油十五斤,芝麻油五斤,先将苏木二两,黄连一两半,海桐皮、杏仁、紫草、檀香各一两,栀子、白芷各半两,木鼈子仁六枚,右剉碎入麻油内,浸半月余,日常以杖搅动。临烧烟时,下锅煎令药焦,停冷,漉去柤,倾入桐油,搅匀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