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茄子烂杆是 菌核病。
菌核病由核盘菌属(Sclerotinia)、链核盘菌属 (Monilinia)、丝核属(Rhizoctonia)和小菌核属(Sclerotium)等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发病部位由菌丝体集结成结构松紧不一,表面光滑或粗糙,形状、大小、颜色不同的菌核。由菌丝并杂有寄主组织而形成的称假菌核。后者因往往还保持植物器官的形状(如僵果等)而较易诊断。
症状
主要为害茎蔓、叶片和果实。茎基部染病,初生水渍状斑,后扩展成淡褐色,造成茎基软腐或纵裂,病部表面生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叶片染病,叶面上现灰色至灰褐色湿。
腐状大斑,病斑边缘与健部分界不明显,湿度大时斑面上现絮状白霉,终致叶片腐烂。果实染病,初现水浸状斑,扩大后呈湿腐状,其表现密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发病后期病部表面现数量不等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发病中前期
1、56%嘧菌酯百菌清50ml+金贝40ml,兑水15公斤水,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2、38%恶霜菌酯40ml+50%腐霉利30ml,兑水15公斤, 5—7天用药1次,连用2-3次。
3、甲霜恶霉灵50ml+恶霜菌酯30ml,兑水15公斤,每5—7天用药1次;
发病中后期
1、56%嘧菌酯百菌清50ml+40%嘧霉胺悬浮剂10—15g或碧秀丹( 氯溴异氰尿酸)30g或丙环唑10ml或4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5—20g或乙霉多菌灵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2、38%恶霜菌酯40ml+10%多抗菌素15g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5g或70%百菌清3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3、奥力克霉止50ml+40%菌核净可湿粉剂20g或40%腐霉利可湿粉剂15—20g,兑水15公斤,3—5天用药1次。
注意事项
1、及时摘除病叶、病果、病枝等。
2、病重时,也可采用先熏棚,次日再喷雾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