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侯乙编钟是我国最著名的出土文物之一 。
在湖北省的随州市 ,1978年,我国考古工作者,挖掘出土了大型成套的青铜器一一曾侯乙编钟。
这套青铜器是在擂鼓墩曾侯乙墓中,被发现并出土的, 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它被列为我国第一批禁止出境文物之一。它也是我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考古中的重大发现和成果。
这套曾侯乙编钟,因出土在曾侯乙墓中而得名。它是一套我国古代的悬挂式、青铜器、打击乐器,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 。它是我国先秦时代音乐、铸造领域的代表作品 。
曾候乙编钟是中国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编钟最早的国家。
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