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
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
这是因为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
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曹植的作品风格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由于还没有无缘世子之位,深受曹操宠爱,所以那时起他的作品积极向上,乐观激昂,很有浪漫情调,加上曾几次随曹操出征,所以胸怀甚是开阔。后期自己失宠,曹操死后,曹丕继位,曹植的境地很是悲惨,他的作品中常常带有对自己命运、对曹丕的怨恨,抒发自己碌碌无为悲苦无奈的心情。
总体而言,曹植的作品的艺术特色主要有三点,第一便是他的诗歌抒情很强烈,很有个性,曹植诗中很多都是乐府诗歌,加入了更多的个人感情。第二便诗他的作品在结构对仗特别工整,并且常常用主观的感情开头渲染气氛,为诗歌营造氛围。第三便诗曹植极其注重对对文字的锤炼,很是精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