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跨度不同: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2、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二、各国君主的称呼不同:
1、在春秋时期,各国君主大都是“公”,而不是“王”。
当时处于中原腹地的文明国家,多数还属于周王室分封的公族宗室,在东周初期,还没有能够完全摆脱宗教礼法的束缚,依然以公侯自居,不敢僭越。
2、战国时期,大部分的诸侯国都以王侯自居。
赵魏韩三家瓜分晋国之后,首先齐魏等五国相互称王,当时除了赵武灵王觉得自己实力不够尚不能称王。
三、战争规模与模式不同:
1、春秋时期,各国的战争还是比较讲究礼法的。
春秋时期人口较少,所以导致其战争规模相对较小,所打的战役也比较小。当时的战争是以车战为主要模式。春秋时期城濮之战,据记载,晋国兵力为战车700乘,换成人数大约为50000人,楚国及其他联军约10万,这场战役算得上是春秋时期比较大规模的战争,尚且双方合计才15万人。
2、战国时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越来越残酷。一场长平之战,赵国损失就达40万人之众。
四、战争目的不同:
1、春秋时期的战争是一种霸主政治。
都是以征服战为主,并不是真正想从地图上把一个国家抹掉,而是使其臣服,所以之后就轮流出现了春秋五霸。
2、战国时期的战争是争雄政治。
战国诸侯,目的是称雄一方,直至统一全国。一山不容二虎的趋势更加明显,最后结束于秦国一统天下,从而建立了新的帝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