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建筑的特点,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设。
一是土夯长城,用模板固定,将土潮湿,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夯筑而成。
二是土石长城,一般建筑的山岭上,用土石泥切而成。
三是砖土长城,一般建在关隘和烽火台,有墙撸等防御设施。
四是壕沟,在地面上挖出一定高度和宽度的壕沟,也称天堑,阻挡来犯之敌。
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其为连绵的长城墙垣。定西市境内的战国秦长城全系黄土夯筑,基部深入地表1米以上,宽5至14米,自下而上逐层内收,宽度递减,纵断面呈梯形。夯土坚硬,夯层均匀,厚8至14厘米,有的夯层上可见明显的圆形或方形抹角夯窝。
(二)长城沿线多有烽燧,其大部分修筑在山顶之上,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基部宽15米左右,现状多呈圆锥状墩台,周围有粗绳纹板瓦,筒瓦残片及细绳纹灰陶器残片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