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的“浩然之气”说是其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就今日而言,“浩然之气”说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社会正气,实现人与社会的科学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个成大事业的人、一个养浩然之气的人就应该要做到不动心,在意志品质上要表现出不疑不惧。“大丈夫”论其实也是不动心的真实写照。
孟子的浩然之气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的浩然之气的论述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孟子的浩然之气指的是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指的是一种需要用正义培养的精神,还需要用仁义来配合培养。浩然之气是一种不用仁义来培养就会衰竭的气,强调人们应该通过不断的德行培养以壮大浩然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