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抚使是战区一级的最高统帅,安抚使一般是一个路的地方军政长官
安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为由中央派遣处理地方事务的官员。隋代曾设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争或受灾地区,称安抚使。宋初沿之,为诸路灾伤及用兵的特遣专使。后渐成为各路负责军务治安的长官,以知州、知府兼任。
隋代以安抚大使为行军主帅的兼职,唐代前期派大臣巡视经过战乱或受灾的地区﹐以安定社会秩序﹐称安抚使。北宋凡诸路遇天灾及边境用兵﹐辄派安抚使“体量安抚”﹐事毕即罢。南宋一般以各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安抚使。安抚使掌管一路兵民之政﹐有“便宜行事”之权﹐实际上成为一路的第一长官。
宣抚使,是中国古代官名。唐后期派大臣巡视战后地区及水旱灾区,称宣先安慰使或宣抚使。宋不常置,掌宣布威灵、抚绥边境及统护将帅、督视军旅之事,以二府大臣充。元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置,管理军民,参用土官。明清沿置,为武职土官。辛亥革命后仍有沿用旧名者。
唐后期派朝官巡视地方,称宣慰安抚使或宣抚使。宋朝宣抚使地位相当于执政大臣,或由执政大臣担任。最初的职责是巡视地方、存问官吏百姓,以后演变为一路或数路的军事统帅。宣抚使在南宋初年设都督军事之前,为方面军最高统帅,此后的地位、职权低于都督军事,在都督军事(督视军马)的辖区内,则受其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