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全文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全诗有色有景,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首句写了午夜时分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上弦月升起得早,半夜时便已沉落下去,整个天宇只剩下一片灰蒙蒙的光影。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几声啼鸣。月落夜深,繁霜暗凝,在幽暗静谧的环境中,人的听觉变得格外敏感,江上的渔火点点,与天上的繁星遥相辉映,令人难以入眠。
第二句写了诗人在枫桥的所见所闻。枫桥江边的枫叶与江面渔火相映,在朦胧夜色中,江边的枫树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搭配上星星点点的渔火,充满了诗意。在这样的情境下,诗人难以入眠,满怀愁绪的他只能对着江边枫树和河中渔火,忧愁而眠。
第三、四句则写了客船卧听古寺钟声的场景。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更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整首诗围绕一个“愁”字展开,将诗人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