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符合“红头绿身”体型特征的蛇是百花锦蛇,别名为白花蛇、百花蛇、花蛇、菊花蛇、红头锦蛇、百花锦蛇、百花晨蛇。这种蛇的头背通常为赭红色,体背灰绿色、淡灰色,具有30余个略呈六方的深色大斑块,体的两侧也各有类似的较小斑纹,一般左右对称排列,其腹面带白色。
该蛇的其他部位颜色,在颈、腹尾部有黑色与白色相间的宽斑纹,尾部有若干黑褐与红色相间的环纹,在体上还散布有不规则的呈深蓝色或蓝褐色小斑。
扩展资料:
百花锦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广西和贵州等地。此蛇昼夜活动,以夜晚活动最活跃,耐寒力差,约于11月至12月初进入岩洞、岩缝沙沟边乱石洞中冬眠,冬季气温在23~25℃时,仍能出洞活动。
夏季白天气温在35℃以上,蛇多在石山下阴凉处活动捕食。以鼠类、昆虫、蜥蜴、鸟类为食。每年7月中下旬为产卵期,1年产1次,每次产卵6~14枚,卵长椭圆形,乳白色。
这种蛇的名字叫“绿头红尾蛇”,也叫“绿相思蛇”
它的头部呈现出绿色,而身体则呈现出红色,因此得名“绿头红尾蛇”
这种蛇分布在中国南方的热带雨林和森林边缘地带,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类和蛙类为食
绿头红尾蛇具有一定的毒性,但并不具备危害人类的能力,它们属于无毒的树栖蛇类,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受到它们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