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鲁平公将出。嬖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五鼎与?”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自译:鲁平公将要外出。他宠爱的近臣臧仓请示:“别的时候君上外出,一定告知有关官吏去向。今天,车马已经准备好,有关的官吏却还不知道要去哪,臣下向请君上示下。”鲁平公说:“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道:“这为什么啊?君上之所以降低身份去见一个匹夫,是因为以为他贤吗?礼义是贤者提倡的;但是,孟子为母亲办丧事超过了为父亲办丧事,这不合礼。君上还是别见他了!”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拜见鲁平公,问道:“君上为什么不去见孟轲?”鲁平公说:“有人告诉寡人:‘孟子为母亲办丧事超过了为父亲办丧事,不合礼’,所以我不去见他。” 乐正子说道:“君上所说的‘超过’是什么意思?是给父亲办丧事以士的礼,给母亲办丧事以大夫的礼;还是说给父亲办丧事用的三鼎,给母亲办丧事用的五鼎?”鲁平公说:“不是。我说的是棺椁和丧服的精美程度。” 乐正子说道:“这不是超过,只是因为孟子他前后的贫富不同。” 乐正子去见孟子,说道:“我告诉了君上关于先生的事,君上本来是要来见你的。有个近臣叫臧仓的阻止了君上,所以君上没有来。” 孟子说道:“行动,有人促使;停止,有人阻滞。但是行动、停止,不是别人能激发的。我之所以不能见到鲁君,是天意呀。那姓臧的小子怎么能让我见不到呢?”
见解:需提醒的是:乐正子,名克,是孟子的弟子。 一句题外话:从本节中,我们能体会到纵使一个君主,想要见自己想见的人才一面,有多不容易;而近臣,对君主行为的影响又有多大。 我们主要讨论孟子的最后一句话: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这体现了孟子对于个人心理动机的强调与重视。 一个人去做或不做一件事,原动力一定是他的心理动机,其余人的言行只不过是推动的作用。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发现孟子以至整个儒学对于自主精神的理解。依据这一认识,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两个结论:一方面,做事不能指望他人,一切都在于自己的想法,因为自己才是施行的人;另一方面,事情的效果不能归于他人,因为他人所起到的只会是推动作用。 但是,除了当代语境中的“心理动机”,孟子还认为一个人的去做或不做一件事,另有一个根本:天意。不同于我们之前在治理层面说到的“天意”,这个天意含有一种使命感。确实,有时我们在生活里开启一段旅程,可能真的寻找不到什么心理动机;但真正的君子,也绝不会受摆布于他人的言行,就算是追随了某人的话语、效仿了某人的行为,也全在于自己内心的认同与向往。这种情况下,开启这一旅程的原动力就在于天意了,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那一种饱含了使命感的天意。 欢迎列位共谈共学。有所疏漏,烦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