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故事源自于清代的大学士张英家与其邻居吴家之间的土地纠纷问题,而最后因为张英的礼让成为了一段历史佳话。
在清代康熙年间,担任文华殿的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张英,桐城老家的宅基地与邻居吴家之间有一条小巷子,可以通人,因此被两家用作出入路径,但是有一天,吴家要翻新房子,就想着要占了这条路,张家人知道了定然不肯。两方斗智斗勇,互不相让,没办法了就到当地的县衙说理打官司。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开罪不起,县官不敢轻易断案很是两难。
双方矛盾日益激化,这时候张家人就想到要写请张英学问渊博,肯定能解决问题,于是写了一封加急信送到了张英手里。张英看后,在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里人收到信读罢,方知其中奥义,于是张家主动让出了三尺空地,将自家的围墙向自己院子里挪了挪。吴家见此情状,很是不好意思,也是深受感动,于是也主动让出了三尺房基地,于是"六尺巷"的名号由此而来,讲的是邻里间和睦,所谓“远亲不如近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