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余干县境,有一条叫余水的大河,它自东南奔腾而来,至县城东山岭脚下,又折向西北而去。
有一年,河水暴涨,大量泥沙沉积于此,骤成一洲,后来余水改道,这里又被堵截成湖,该洲也随之变成湖中之洲。由于形状是椭园形,人们管叫它鳖洲。
相传三国吴太元二年(公元252年),天下大乱,无人稼穑。加上久旱不雨,江南一带饥民成群,尸骨遍野,特别是长沙一带尤甚。
余干琵琶洲的传说
在京城建业,年近昏耆的孙权躺在病病榻上,心烦意乱地翻阅着各地送来的奏章。其中一份由南阳王送来的特别怵目,里面说的是近日来长沙大饥,群盗蜂起,杀人肉食者不可胜数。
孙权看后,心里不禁掠过一丝寒意,忙传令各大臣进宫。面对各地的奏折,大臣们面面相觑,个个束手无策。此时孙权突然想起赵达,于是叫人把他找来。赵达是京城有名的道师,熟谙天文地理。
这进听说孙权召见,连忙来到宫廷,参见吴主。
孙权赐坐后问道:近日来长沙大饥,你能知道这个原因吗?
赵达回答说:臣昨夜察观星象,略知一二。孙权听后,若有喜色:那好,请你说说。
赵达起身说道:臣闻天地山川,如人之四体,息息相通。
比如人的鼻孔出血,从头到脚都会感到名胜火烧一样难受。今江洲余汗水口,突然生出一洲,形如一鳖,张口吞食着长沙的风气,因此才造成今日长沙饥荒的惨状。如不赶快想办法,恐怕将更加厉害。
孙权听后连连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但不知用什么办法可解除长沙大饥的威胁?赵达说:依愚臣之见,只有将鳖洲挖去,方保无事。
孙权从榻上坐起,连声叫好!随即派赵达等人率领兵将数十人去余汗处置此事。
赵达一行人,昼夜兼程。几天后终于来到了余汗县。县令连忙出郭相迎。赵达等人来到城东南,果然看见河中有一个骤成不久的沙洲,其鳖头正好对着西边的长沙方向。
赵达传达孙权的旨意,县令那敢怠慢,连夜在城内挑选了二百名青壮民工待命。
第二天天一亮,县令就带领着民工,扛着锄头、畚箕,来到洲上。
邻近群众也从四面八方赶来看热闹,一时河边被围得水泄不通。在河岸上,赵达摆起香案,案上供心猪羊果品,然后口中念念有词,伏地三拜,祭祀天地之神。祀毕,二百民工便挥动锄头开始挖洲。
一时沙土飞扬,人声喧哗,偌大一个沙洲,不一会就已挖去了一小半。
此时人群中走出一位老者,来到案前,拱手对赵达说:大师,小民有一言相求。
赵达说:请讲。
老者说:此洲乃上天造成,如果挖除,有伤余汗风水,今后官民长居此地,恐怕永无宁日。
当地百姓见有人带头求情,也一起伏在地上请示将剩下的半边保存下来,那些正挖得起劲的民工见这么多的人跪地上,也全都放下锄头,跟着大伙求起情来了。
赵达想了一下,觉得鳖洲已破,长沙大饥即可停止,留下半边也无碍大事,落个顺水人情做做也好。
于是扫了大家一眼,说:各位请起,既然这样,我赵达全依了你们吧!说完,收起香案,叫县令将民工散去。第二天,赵达也率领随从回建业缴命去了。
从此以后,鳖洲由圆形沙洲变成了长形沙洲,因形如琵琶,故人们又叫它为琵琶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