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铸币平价就是购买力平价。
扩展资料
铸币平价
铸币平价是在金本位制度下,两国货币的价值量之比表现为含金量之比。
金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波动界限是黄金输送点,汇率比较稳定。
这种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自动调节机制使得汇率保持了比较稳定的状态。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是决定汇率学说之一,它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
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金本位制崩溃,汇率波动剧烈,铸币平价说和外汇供求说已经无法解释汇率的决定,于是瑞典人卡塞尔提出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包括绝对购买力平价说和相对购买力平价说。
绝对购买力平价说指在每一个时点上汇率取决于两国一般物价水平之比。
相对购买力平价说是指当两国都有通货膨胀时,名义汇率=过去的汇率×两国通货膨胀之比。
如果有甲、乙两国,甲国有通货膨胀,而乙国的物价不变,那么,甲国的货币在乙国的地位下降。
汇率决定于两国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取决于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取决于各自的货币数量。
其他条件不变时,外币的汇率和本国的物价水平成正比,与外国的物价水平成反比。
购买力平价说在外汇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货币的对外价值是对内价值的体现。
该理论在各国放弃金本位制的情况下,指出以国内外物价对比作为汇率决定的依据,说明货币的对内贬值必然引起对外贬值,揭示了汇率变动的长期原因。
但是,它仍有缺陷:
第一,从理论基础上看,购买力平价说的基础是货币数量论,卡塞尔认为两国纸币的交换,决定于纸币的购买力,因为人们是根据纸币的购买力来评价纸币的价值的,这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事实上,纸币代表的价值不取决于纸币的购买力,相反,纸币的购买力取决于纸币代表的价值。
第二,它假设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
第三,它还忽视了贸易成本和贸易壁垒。
第四,它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影响,汇率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物价。
第五,它忽视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
第六,它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没有对物价如何影响汇率的传导机制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