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的定义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概念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具体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一概念学生在小学时就有所接触,即使不做实验学生也有一定的理解,但是由于学生缺失认知的过程,他们没有对这一概念进行实际的体验,并没有真正地了解怎样去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而实际上这个实验相当的简单和易于理解,我们只需让两个小纸片从同一高度落下,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探究得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和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大小,从而使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了解速度的定义。事实上速度的概念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速度概念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也与物理学的探索和发展过程相一致,因而自然更有利于学生对速度概念的掌握。可见作为速度概念产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探究性实验教学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速度概念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由于速度实验对实验条件要求不高,总体较为简单,也比较容易掌控。因此在教学上,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出他们学习的主体作用。而在以往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学生更多是听老师讲解,看老师做演示实验。物理实验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未能得以充分运用,实验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行课改后,物理实验已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同时也应该是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和过程,尤其是学生自主的探究性实验更是成为了物理教学的主要手段。在速度教学中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实验,由于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
三、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速度概念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及形成科学价值观的需要。
单单从让学生了解知识的角度讲,老师直接讲解或者演示也可以达到目的。但这样做也就是让学生记住结论而已,却无法实现培养能力,发展素质的重要目的。实际上这样做教学效果也一定不会很好。所以要使学生真正地理解速度的概念,就必需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验活动及小组交流,真正地认识速度意义。由于这些结论是学生自己得到的,印象一定会更加深刻。同时学生自己参加了实验探究,学生的实验技能、探究能力也必然会得到提高;学生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及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到了培养,从而实现了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共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四、以探究实验为基础的速度概念教学是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研究方法的需要。
速度在初中物理中算不上什么重要的概念,但却有着特殊的地位。初中学生在接触速度概念之前,并没有接触过比较严格的物理概念。他们对物理概念的形成及建立过程和方法还一无所知,对实验在物理学发展的重要作用也缺乏必要的认识。因此,通过速度概念的自主探究性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达到使学生达到正确认识和理解速度概念的目的,同时更加重要的是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掌握了物理学一般概念的建立方法和过程,使得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了他们掌握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从而更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意义。这为他们今后学习诸如功率、比热容、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等一系列物理概念打下了基础。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并构建物理概念,探索物理规律的教学形式,不仅适用于速度的概念教学,它同样也适用于物理教学的其他方面,而且正日益成为当下物理教学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