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锦大米
盘锦市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又被称之为“辽河金三角”。
2、盘锦河蟹
河蟹官名中华绒螯蟹,又名螃蟹、毛蟹.中华绒螯蟹个体较大,经济价值较高.河蟹是一项重要的水产资源。肉味鲜美,营养丰富,为水产中的上品。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消费量十年来剧增,每逢秋高气爽、菊花盛开之际,人们总是以 能持蟹品酒对菊赏月为幸事。目前流行 的各菜系中,河蟹是不可少的一景。河蟹 为中国的饮食文化增加了一个亮点。据 分析,每100克可食部分中,蛋白质含量 为16%,脂肪5.5%,碳水化合物7%,维生素A600国际单位。均高于一般水产品。 河蟹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每年有数 百吨空运港澳。河蟹为洄游性的甲壳 类动物。秋季性成熟的河蟹自内河湖泊爬向大海,在咸淡水交界处0产卵, 至翌年春末夏初卵孵化发育成大眼幼体 (俗称蟹苗),再溯江、河而上,进入 湖泊、草荡等水域生长育肥,从而形成 了一年一度的夏季蟹苗汛和秋季成蟹捕捞汛。
3、大洼肉鸭
大洼县肉鸭产业发展空间广阔,有30多年的养鸭历史,地域优势非常明显,温度适宜、湿度适中、地理条件优越,在肉鸭饲养上采取统一供雏、统一供料、统一防疫技术服务、统一产品回收、统一资金结算“五统一”的管理模式,不仅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农民队伍。“大清牌”、“辽鹤牌”、“志福牌”肉鸭产品已在省工商局注册,大洼县清水永合养禽场、大洼县清水养禽场、大洼县民意养鸭场、大洼县锦源肉禽加工厂等7家肉鸭加工企业得到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认证。
4、盘锦河豚
许多人都知道河豚是“长江三鲜”之首,却不知我省的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也是我国河豚的主产区。盘锦拥有目前全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集河豚养殖、餐饮连锁、食品加工、河豚鱼酒业、保健品和生物制药开发、培训于一体的河豚现代化产业化企业。
辽宁河豚主产区位于松辽平原南端、大辽河下游入海口处。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良的水质、丰富的饵料为河豚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自1996年,盘锦市依托自然优势开始进行河豚养殖,目前养殖面积已发展到近万亩,并成为国家级河豚种苗繁育基地。众所周知,河豚、刀鱼和鲥鱼被称作中国“长江三鲜”,河豚位列“长江三鲜”之首。历史上文人墨客一贯对“长江三鲜”中的河豚不吝溢美之词,但近年来由于盘锦河豚率先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大有后来居上之势盘锦河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5、盘锦泥鳅
继大米、河蟹之后,泥鳅将成为盘锦又一大特色“名片”。今年,盘锦主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模式,泥鳅养殖面积达到7.1万亩,预计将实现年产量0.9万吨,产值2.7亿元。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形成集苗种繁育、标准化养殖、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把盘锦打造成“中国泥鳅产业第一市”。盘锦泥鳅产地范围为辽宁省盘锦市现辖行政区域。
6、盘锦碱地柿子
盘锦碱地柿子是利用盘锦独特的高盐碱土壤和灌溉水的自然环境条件下,集成应用优良品种与特定的栽培方式,生产出的独特风味品质与高营养价值的番茄果实。口感风味品质特别鲜美浓郁。果实比较坚硬,比重高,耐运输。货架期也长于普通番茄。如大果型具有明显的放射性条纹绿肩,随着贮藏期延长而逐步消失。果实明显小,平均单果重63克。
盘锦碱地柿子营养丰富,与普通柿子对比其特点为:可溶性糖高94%、总糖高34.6%、总酸高211%、蛋白质高9.9%、维生素C高8%、维生素E高33.3%、钙117%、锌高657%,详见表4。其碱地柿子的硒0.00532mg/kg,粗纤维0.5%,分别比普通柿子高出123%和16%。大果碱地柿子可溶性固型物明显高含量8~10,樱桃型果8~9。
7、王家粘豆包
王家的美味粘食不仅限于切糕,其粘豆包、凉糕等在小镇上也同样热销了几十年,其粘豆包和凉糕上会印上好、财、寿、喜等字样,寓意上还颇有讲究,吃起来口感很好,香黏而不腻,让人吃过都会留恋。
8、凤桥纯粮酒
田庄台凤桥酒厂是当下传承了传统酿酒工艺为数不多的酒厂,在盘锦市是唯一一家保留传统工艺的酿酒厂,生产大米酒、五谷酒、槐花酒、果酒等近10个品种。其前身是田庄台稻花香老酒厂,到今天已经有近60年历史。最近两年的经营,品牌逐步树立起来,关键是酒的品质好,深受当地百姓的认可。凤桥酒厂生产的白酒高中低档次都有,无论是包装精美的礼盒酒,还是壶装的“散白”、抑或坛装的白酒都大受消费者喜爱,最新推出的瓶装酒也颇受婚礼宴会的欢迎。最好的酒年份在10年以上,目前售价在每市斤120元左右,也被消费者接受。
9、魏家葱油饼
葱油饼和盒糕是古镇田庄台的经典小吃,出自魏家饼店的祖传手艺。葱油饼几乎是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做的,但品相于口感与味道却大有不同。魏家饼店的葱油饼,但凡吃过,都会想念。
10、王把切糕
田庄台回民众多,回民食品也就特丰富,切糕是其典型。切糕做的精道,且传承至今的,就要数王把儿切糕了。王把切糕传承人王凤林,继承了祖上做切糕的手艺,现今八十多岁,又把做切糕的手艺传给了二女儿。不久前,央视新闻栏目组和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组都相继拍摄了王把儿切糕的整个制作过程。王家的美味粘食不仅限于切糕,其粘豆包、凉糕等在小镇上也同样热销了几十年,其年糕和凉糕上会印上好、财、寿、喜等字样,寓意上还颇有讲究,吃起来口感很好,香黏而不腻,让人吃过都会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