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恒”是“总是”、“常常”的意思。
“恒”的古汉语意义有以下几种:(1)永久不变;固定。《齐桓晋文之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2)经常;常常;总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聊斋志异·山市》:“数年恒不一见。”(3)平常;一般。《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本句出自《楚人隐形》,原文如下:楚人贫居,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鄣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鄣,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这个寓言讲的是古代有个楚人,读了《淮南方》这本书,看到书中说“自鄣叶可以隐形”,于是就做给妻子看,问是不是能看到自己,他妻子刚开始总是说“能看到”,这个楚人老是问“能不能看到”,妻子不耐烦,就说“看不到了”。楚人以为自己可以隐身了,就去偷东西,结果被抓送县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