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制种良种新技术

玉米制种良种新技术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6-28 08:25:37

玉米制种良种新技术

优良品质的种子是玉米高产量产的重要保障,从实际研究中可以看出,培育出优良玉米种子的价值远远高于玉米种植。因此,需要农业研究员加强对玉米育种的研究,通过选择最均匀一致的种植地来获得遗传基础纯合的原种,以便在将来的去杂过程中挑选出杂株,提高育种的品质。

1.1 育种地的选择

育种地的选择是成功进行玉米育种的基础条件,最均匀一致的种植环境能够满足玉米自交系生长发育的需求,能促使玉米植株的再生产、植株遗传构成实现平衡。再则,育种地的选择要考虑到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要考虑到种植环境的变动范围,温差过大会导致育种失败。

1.2 农户的选择

与农户合作及选择适合的育种地是玉米育种的基础条件,要确保育种技术的研究推广,选择具备知识与技能的高素质农户极为重要。因此,在与农户合作时要选择具有改革意识、与时俱进意识的农户,要综合考虑农户的育种经验、灌溉能力、除害能力,对农户的田地固有性能进行检测分析,以此为基础仔细挑选适合育种的良田。

1.3 选择玉米新品种

玉米新品种的选择需要结合常规育种技术来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能力强的良种,通过利用已获得的与抗性、品质及产量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结合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来筛选出优良玉米自交系,进而评估分子标记的育种利用价值,为组配优良玉米新组合提供信息。再者,优良新品种的选择要以现有的高产优质玉米品种或组合的优良骨干亲本为收本,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来重点开发玉米抗矮花叶病毒病、高油、高赖氨酸、高维生素A源性状的分子及标记,将其转育成优质、抗病新材料,并利用分子标记筛选育种基础材料和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基础来组配抗病、优质的玉米新品种。

1.4 育种地播种

育种地的播种一般采用较低的种植密度,相比较大田生产种植密度略低10%~15%,确保植株状性的充分发育,促使玉米自交系的生长和发育,便于后期去杂去雄,筛选出理想的玉米植株。因此在进行播种时应当注意以下3个方面。

1.4.1 母本与父本的比例

在保证父母花粉足够的情况下,母本与父本的比例一般为1∶4或2∶(6~8);贫粉型、错过播种期较长、具有抑制作用的一般比例为1∶1或2∶2。因此在播种时要尽量减少父本行,通过密植来影响花粉和种子的形成;父本应具备较好的生殖生长能力和较强的花粉产生能力,植株较为高大。

1.4.2 调节播种期

协调雌雄是花粉隔离的重要方法,花期相遇是育种成败的关键,因此在调节播种期时应当坚持“宁可母等父,不可父等母”的原则。所以播种时根据品种生育期适当早播母本,最好雌蕊吐丝期比雄蕊散粉期早一两天。此外,要对花期调节进行预测,如果母本开花晚于父本,应当剪去雌穗包叶顶端约3 cm;若父本开花晚于母本,则应剪去母本花丝,保留1.5cm,可延长授粉时间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