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是由管虎执导,黄渤和闫妮主演的黑色喜剧电影。影片上映于2009年9月11日,讲述了二战时期发生在一个中国山村里的牛二与一头奶牛经历的传奇故事。
影片虽然属于黑色喜剧电影,但是我却从影片中感受了无尽的悲伤。接下来我将从电影的主题、电影的表现手法,以及我从影片中得到的几点关于生活的启迪,来探究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
主题1:动荡背景下“底层人物”的悲情
影片的悲情基调,在影片的开头便毫不保留的展现出来。黄渤饰演的牛二回到了村子,却找不到一个活人,最后在一个大坑下,他看到了已被烧焦的村民尸体。此时的牛二,陷入了绝望和恐惧中。影片由悲剧展开,最后也由悲剧结束。
动乱的时代下,最受伤的永远是底层民众:
影片讲述的是解放前发生在中国农村的故事,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家积弱不堪。常年的战乱导致中国的大多数农民食不果腹,艰难的活着。古人云,民以食为天,然而在那个年代,最难的并不是没有吃的,而是和平的缺失。牛二就是这样一个活在底层,却在导演镜头下历经传奇的人物。
随着牛二发现了村里幸存的一头西方奶牛,影片采用插叙的手法,再现了村庄往日的境况。这本是一个封建祥和的小村庄,牛二只是一个养黄牛的不起眼的小人物。然而一头奶牛的到来,打破了村里的宁静。寡妇九儿代替牛二抓阄,得到了看护奶牛的重任,这个重任让牛二因为去山上挖洞藏牛而躲过了杀戮,也为影片的后续展开留下线索。
影片中村民们在临死前却唯独藏好了奶牛,奶牛得以幸存,而村民们却全部死去。这样的画面无疑是震撼人心的。在我看来,影片这里不仅是突出了底层民众的悲惨经历,同时也歌颂了这群底层人民的契约精神及爱国精神。
动荡背景下底层民众往往只能做出最无奈的选择:
影片中的村民们是这个影片中最悲剧的一群人,在这样的时代下,他们没有对任何势力说不的权利,他们的生死皆由他人掌控。影片中牛二与幸存的奶牛经历了与残余敌人的周旋、与土匪的周旋、与不怀好心的逃难者周旋。这样的生存环境下,牛二能够幸存下来,堪称传奇。然而在我看来,在与这些势力周旋时,牛二并不是因为勇敢或者智慧而存活,他只不过是导演镜头下一个美好的的幸存特例,他的幸存只是导演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
影片最后,奶牛与牛二在山上相依为命。“牛二之墓”四个字也阴差阳错的变成了“二牛之墓”,寓意颇深。在中国,牛是与广大农民最息息相关的牲畜,它们是农民们男耕女织美好生活下必不可少的劳力。在那个时代,牛和农民,几乎成为了彼此之间的代名词。牛二称呼奶牛为“九儿”,奶牛也把牛二当成了最亲近的“伙伴”。
影片用牛二与奶牛经历的苦难寓意了劳苦大众的悲,用奶牛与牛二最后的互相依赖,互相选择,寓意了他们之间仅有的选择。在我看来,影片这样的剧情诉尽了底层人物的无奈和凄凉,他们仅有的只不过是互相选择抱团取暖的权利。而这样简单的选择,也只有在他们逃离现实,与世隔绝下才换到的来之不易的一丝“美好”。
主题2:和平是所有底层民众的终极追求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和平永远是普通民众最基本也最直接的追求。不论是影片中的时代还是如今的时代,其实他们的追求一直都很简单。
牛二追求的和平生活:
影片中的牛二在抓阄得到奶牛的看护权以前,就是一个老实的单身汉。他的想法很简单,安静的养着他那头小黄牛,与寡妇“九儿”共结连理。然而这样的的平静生活被一头奶牛的到来打破,当然,奶牛只不过是故事的开端,敌人的频繁骚扰才是阻碍他平和生活的最大绊脚石。
影片中的牛二后来独自带着奶牛与敌人斗、与某些心怀不轨的逃难民众斗、与土匪斗,他最终战胜了重重劫难,然而他自始至终也不曾真正伤害过一个人。是的,一个手无寸铁,一心追求和平生活的底层人民怎么会去沾染鲜血呢?导演用牛二这样一个小人物的传奇经历,反衬出和平二字在那个时代是多么的“奢侈”。同时也暗示广大观影者,如今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脚下的路是先辈们用血与泪铺就的和平之路,是他们渴求而不曾得到的美好向往,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倍加珍惜呢?
没有和平的时代,就没有和平的生活:
影片塑造的敌人大学生就是颇具深意的一个人物。他不敢杀人,即便是在军官下令他刺死牛二的时候,他也是闭着眼睛浅浅的刺了牛二一刀。甚至在牛二即将拿刀砍他头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要救治生病的奶牛。这个人物角色的安排非常巧妙,他体现了任何国家的都有热爱和平的人民,即便是敌人的队伍里,也同样有热爱和平的人,然而这个热爱和平的人,却卷入了战争制造的巨大悲剧下。
影片的结尾,牛二将这个受伤的士兵带到了山上,准备让他救治奶牛,然而山洞里却躲藏着一个受伤的中国军人,仇人见面分外眼红,这两个士兵的生命随即在几声对射的枪响下终结。
导演安排这样一段故事,绝不是为敌人“洗白”,导演要表达的是更高远的寓意:大部分人都是渴望并热爱和平的人,然而在战争机器下,没有人能独善其身,这样的环境是所有热爱和平人士的无奈和悲剧。
影片表现手法
导演不仅在主题表达上独具匠心,其在影片中采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同样为影片添彩。
主角的“独角戏”:
有人说,黄渤在这部影片中的精彩演绎,不仅可以与汤姆汉克斯在《荒岛余生》中的表演相媲美,更是完胜威尔斯密斯在《我是传奇》中的表演。这样的说法我想很多人是比较认同的。影片中牛二大部分时间完全是个人表演秀,无论是他发现村民们被杀害时的恐惧和绝望,还是他独自对着奶牛自说自话,亦或是他受伤躺在山上“孤独等死”的场景,都非常完美的托起了这部戏,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时间是黄渤一个人扛着这部戏往前走。
影片采用主角独特的表演方式,不仅没有让人觉得突兀或者不适,反而是凭借着黄渤的精彩发挥,将观影者带入了剧中,一起体验主角人物的视角,感受那份绝望、悲伤、苍凉,甚至感动。不得不说,这样的表现方式让影片充满张力,让主角充满灵魂,最终将一部优秀的作品呈现在观众面前。
宏大背景烘托手法:
影片从头至尾都在表现底层人物的悲,然而这样的悲不能仅仅靠各种悲剧故事的堆砌,更要自然和深度。于是导演巧妙的借用自然环境,实现了对影片主题表现的增益效果。
影片中的牛二生活在一个靠在山脚下的村庄,每当遇到危险,牛二都会逃到山上避难。在牛二被日军刺伤的时候,牛二拖着伤体独自一人躺在寒冷的山上,他的身后是一片苍凉壮阔的石山,他的身前是危险的山崖。牛二独自一个人躺在山崖边,痛苦的喊着“九儿和娘”,此时镜头拉远,瞬间将一颗孤独受伤的灵魂与宏达壮阔的自然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牛二的悲情。
在我看来,导演采用宏大的自然背景来烘托身处其中的底层人物的悲惨,让影片的主题呈现更加突出,使观影者仿佛置身在此情此景中,绝望,痛苦的情绪油然而生。
分享影片带给我我的几点关于生活的启迪
我们从影片的主题和表现手法探究了这部电影的魅力之处,接下来我将分享这部影片带给我的几点关于和平生活的启迪。
和平来之不易,且行且珍惜:
影片中的时代,普通民众不但没有和平的生活,甚至想要生存都变得困难。影片的结尾,牛二和那头奶牛开始了在山上隐居生活的日子。这是逃避现实的表现,然而却也是底层人物的无奈和悲哀。
导演透过影片警醒活在当下的人们,美好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这是多少先辈们渴求而不可得的终极梦想。即便是在当下,也有很多国家依然处于战乱之下,也有很多人民的生命依然得不到保障。同时导演也在借助影片警示各国的执政者,战争里没有最终的赢家,受到伤害的永远是普通民众,那些鼓吹武力侵略的 战争贩子,终将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民众的裁决。
铭记历史,展望未来:
影片描述的是二战时期发生在一个中国村庄的故事,然而影片的主题却并不像某些影片那样简单的批判侵略者,歌颂保卫者。影片的剧情安排,体现了导演从更深远的角度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作为中华儿女,那段屈辱残忍的战争史不能忘记,然而一味的陷入历史的漩涡中,我们将无法开创美好的未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就像一座永不磨灭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向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总结一下:
要想看懂这部优秀的影片,必须从影片想要展现的主题和影片采用的多种表现手法来深入分析影片的魅力之处。同时多去思考影片带我们的现实意义:铭记历史的教训,珍惜和平的生活,愿天下所有人都能在和平的阳关下幸福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