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源自上古帝王黄帝、舜帝及古国名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其中得姓者为十四人,其中一子后裔以苟为姓氏。
上古有栖国、疏国,国君为苟姓,部分后代以国号为姓氏。
02、源于邑名
春秋时期,楚国大夫的食邑在苟地,后人以邑名为姓氏。
03、源于荀氏
春秋时期三家分晋,晋国大夫荀氏后人为避难,改为苟氏。
04、源于植物名
有一种叫苟草的植物,多生长于丰饶之地,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便以草名为姓氏。
05、源于氐族人
北魏汉化改革时期,改氐族人的北若干氏为苟氏。
06、源自句氏
上古帝王少昊氏之子重,也称句芒,后人以句为姓氏。
南宋时期,句氏后人避宋高宗赵构名讳,在“句”上加草字头为“苟”,改为苟姓。
07、源自敬姓
敬姓始祖为春秋时齐国宗室陈完,其谥号为“敬”,后人以其谥号为姓氏。五代十国时期,敬姓人为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将“敬”字去掉一半,改为苟氏。
08、源自皇帝赐姓
《词林辑略》记载: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四川华阳人苟华南考中进士,乾隆帝觉得他姓氏不雅,“敕其姓加‘攵’为‘敬’。”
于是苟华南就改成了敬华南,但读音保持“苟”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