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侃而谈(kǎnkǎnértán) 解释侃侃:本为刚直之意。理直气壮从容不迫的样子。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我既这等苦苦相问,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示例郑振铎《桂公塘》:“却从来不曾见过像这位蛮子般的那么~,旁若无人的气概。” 近义词口若悬河、夸夸其谈、娓娓而谈 反义词闭口无言、吞吞吐吐、张口结舌 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典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踧踖为左足右叔和左足右昔,音cuji,恭敬不安的样子。)如也,与与如也。” 在周朝的等级制度中,大夫是诸侯下面的一个等级。其中又分为两等,最高一级称为卿,即上大夫,其余称为下大夫。 孔丘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又是个儒家学派的创始者。但他在当时的地位仅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大力宣传“仁”的学说,并提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极力维护贵族等级秩序,所以他是一个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在家乡,在朝廷上;和上大夫说话,和下大夫说话,他都有不同的举止和言语。 平时,在家乡与乡亲们谈话,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善辞令的样子;但在祭祀和朝见的场合,他却十分善言,只是比较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当国君不在场时,与下大夫说话,他言谈毫无顾忌,侃侃而谈,显得从容不迫;但和上大夫说话,他和颜悦色,十分谦恭;如果国君临朝,在国君面前,他一切都按朝仪去做,小心谨慎,还怕有不妥之处。 应该说,孔子提倡的礼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即使从现在来说,也仍有一定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