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是现代戏剧流派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法国兴起。
“荒诞派戏剧”一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琳于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
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荒诞派剧作家拒绝像存在主义剧作家那样,用传统的、理智的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而是用荒诞的手法直接表现荒诞的存在。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②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③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典型代表。
二、明代前七子。
明代前七子是明弘治、正德年间(1 488―1521)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廷相七人,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
前七子皆为进士,多负气节,对腐败的朝政和庸弱的士气不满,强烈反对当时流行的台阁体诗人和“啴缓冗沓,千篇一律”的八股习气。他们的文学主张被后人概括为大力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旨在为诗文创作指明一条路子,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他们都怀着强烈的改造文风的历史使命,却走上了一条以复古为革新的老路。
前七子崛起文坛之后,其复古主张迅速风行天下,成为文学思想之主流,掀起了一场文学复古运动。这在明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三、明代后七子。
明代后七子是明嘉靖、隆庆年间(1552―1566)的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又有“嘉靖七子”之名。
后七子继承了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魏、盛唐为楷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加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后七子的创作总体上不脱对前人的模拟,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些人后来表现出某种重视独创和性灵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