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苏轼在嘉祐五年,即1060年,为了准备制科考试时写了二十五篇进论,其中有一篇是《贾谊论》。苏轼在这篇文章中,对贾谊的人生机遇进行了评价。苏轼认为,贾谊的失败在与没有能够“有所忍”、不够“善处穷时”以及“志大量小”。下面我们具体来看这几个方面。
不够有所待、有所忍
苏轼在《贾谊论》的第二段,就指出了自己评价贾谊人生际遇时的一个观点,提出了“待”与“忍”。在他看来,古代的一些圣贤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能够取得很大的成绩,都离不开忍与待。具体到贾谊的情况,苏轼在后文中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汉文帝时期,周勃、灌婴都是汉高祖时代的老臣,他们对于汉文帝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贾谊这个来自洛阳初出茅庐的少年和他们相比,确实显得有几分不够分量。所以当他贸然突破传统,提出新思想时,应该要想到立马获得皇帝的信任是有难度的,这过程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但苏轼认为,贾谊不够忍耐、性子过于急躁,这一点导致了他日后的失败。
没能“善处穷时”
所谓“善处穷”,指的是在面对逆境时一种泰然处之的态度。苏轼认为,贾谊失败的另一原因就是,在面对挫折时不够淡定,按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逆商”不够。
贾谊在自己的主张没有获得皇帝的认可、没有得到旧臣的支持时,应该更多地思考怎样做可以加深与他们的沟通和了解,让对方相信自己,这样才能更加顺利地推行自己的政策。然而,贾谊的做法是“自伤哭泣,至于夭绝”,后来经过湘江时,还作赋凭吊屈原,将自己的境遇与屈原当时的相联系,心情更加地悲愤欲绝。苏轼认为,贾谊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善处穷”。自己的主张一次没有被接受,不代表永远不会被接受。他觉得贾谊不应该颓废,而是处穷而积极面对。
志大量小、不够开阔
圣贤之人不仅要志存高远,还应该心胸开阔。然而,苏轼认为贾谊失败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志大量小”。在《贾谊论》中,苏轼讲述了先秦时期孔孟的故事,将圣贤之人与贾谊相比,以此来分析他的“志大量小”。苏轼说,孔子当初周游列国时,只要这个国家的君主不是极度不讲礼法的,他都会尽力去帮助,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付诸实践。苏轼还讲到,孟子当年在离开齐国的时候说,当今世界上除了我还有谁有治国理政的才能,我为什么不高兴。苏轼觉得,孔孟都表现出了一种自爱而且很有气度的行为,这恰恰是贾谊不具备的,这也导致了他日后的失败。
分析完苏轼对贾谊的评价,下面再来谈谈我对此的看法。我觉得苏轼对贾谊的评价有客观中肯的地方。《史记》等史书在贾谊一生的时候,往往把他的不得志归结于汉文帝,认为文帝没有及时发现这匹千里马,进而耽误了贾谊。苏轼则一改评价的方式,从贾谊自身出发来找原因。我觉得,苏轼这种评价方式,是在从内因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毕竟贾谊的失败有文帝人才策略上的问题,但最终还是绕不过他自己。
但是我觉得,要想进一步分析贾谊的失败,还是不能脱离当时大的时代背景。纵观贾谊的一生,可以看到他一生的所思所想都在考虑国家和民族,具有典型的“士人”思维。但是,在汉代“士人”阶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像先秦时期,他们可以随意周游、传播自己的时政思想。汉代的“士人”已经成为了封建统治中的一个部分,在这个高度集权的体制之下,要想以施展有别于传统的主张,有大多的“仕途”上的规则要遵循,这一点是贾谊所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