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号飓风信号(英语:Hurricane Signal No. 10),一般市民俗称为十号风球,为香港天文台最高级别的热带气旋警告信号。香港自1917年创立数字热带气旋警告信号至今,此信号曾发出26次。
最近一次十号飓风信号是于2018年9月16日上午9时40分发出,当时香港受到超强台风山竹正面吹袭。
十号飓风信号的发出一般表示台风的中心已经正面吹袭(一般来说是台风中心在香港天文台100公里范围内),甚或预料将会横过香港。香港任何近海平面地区之风力现正或预料会达到飓风程度,持续风力达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阵风更可能超过每小时220公里。
天文台发出十号信号后,台风中心可能非常接近甚至掠过香港市中心。当风眼经过香港上空时,风雨减弱,云层转薄,甚至出现短暂阳光,晚上还有机会可看见星星,但切勿以为危机已过而有所松懈,因恶劣天气将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重临。台风过后香港吹偏南风,风力及雨势可能比先前更强。受地形影响,台风中心掠过香港的位置将影响香港的风力。如台风中心在香港南面掠过,香港由东北风渐转东南风,广泛地区当风,影响最大;相反如台风中心在香港北面掠过,香港由西北风渐转西南风,风力受阻。
十号飓风信号的发出,表示香港的风力已经达到或将会达到飓风程度(即持续风速每小时118公里或以上)。天文台指,飓风的范围,主要是在绕著风眼附近的环形地带(即眼壁或眼墙),因此发出十号信号的其中一项先决条件,是一股台风或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在距离香港100公里范围内掠过,也就是所谓“正面吹袭”香港;但即使如此,不是所有正面吹袭香港的台风或以上强度热带气旋,也能带来十号信号。而信号由1907年至今,一直以十字形表示。
香港自1946年至今,只有16个台风或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导致发出十号飓风信号,即是每70个台风才有一个会引致香港发出十号信号。1960年代初期,香港曾经多次悬挂十号飓风信号。1960年至1964年间平均每年一次,其中以1964年较特别,由于该年出现强烈拉尼娜现象,因此该年香港频繁受到热带气旋正面吹袭,当中台风露比和黛蒂令天文台于年内两度悬挂十号信号,为战后惟一一次,并与1923及1911年共同创下一年内2次飓风信号的第三多纪录(历来发出最多飓风信号为1894年,达5次。第二多为1896及1906年,各4次)。
在这段忙碌的日子过后,十号信号的出现频率减少至每3至4年一次。进入1980及90年代,能正面吹袭而带来十号信号香港的台风已大为减少,各只有一次:台风爱伦过后,每4年一次十号信号的频率终止,变成要相隔十多年才会发出十号信号;1999年袭港的台风约克与上次十号信号相隔达16年,同时又是最后一次在户外以钢球悬挂的十号信号、以及1931年改制后发出时间最长之十号信号。在2000年代更一直没有一个热带气旋能令天文台发出十号信号,直至2012年强台风韦森特的吹袭,天文台才再度发出十号信号,也与前一次发出十号的约克相隔了13年之久。此后十号信号出现次数再次转趋频密,仅5年后的2017年超强台风天鸽便令香港天文台再次发出十号信号,翌年超强台风山竹更导致继1960至1962年之后,56年以来天文台首次需要连续两年发出十号信号。2010年代已发出三次十号飓风信号,是自1970年代以来最多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