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才女苏慧的《璇玑图》可有谁知道

古代才女苏慧的《璇玑图》可有谁知道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5 05:32:16

古代才女苏慧的《璇玑图》可有谁知道

苏蕙,女,字若兰,生于南北朝时期的前秦(约350年),

幼年深受父亲的熏陶,擅长辞令。16岁嫁于窦滔,滔字连波, 晋右将军窦于真之孙,风神秀逸,博通经史,前秦苻坚时任秦州

刺史。苏蕙随夫久居秦州,后滔因罪谪戍流沙(今敦煌),不久 改调襄阳,另娶赵阳台为妾,一去不返。

年仅23岁的苏蕙思夫心切,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用五彩丝织成841字,纵横29行, 名为《璇玑图》,寄给窦滔。滔读完后,感其妙绝,就将阳台送

回关中,而将苏蕙接至汉南,恩好如初。此图可以婉转迴环读 诵,或直斜交互,互进一字,退一字,都可成句,得不同体裁诗 近200余首,均显闺中思夫之情。

而才情之妙,则超古迈今,为

古代闺怨之宗。唐武则天看到回文《璇玑图》时,赞叹不已, 还亲自撰写了一篇《璇玑图诗记》。清代小说《镜花缘》的作者 李汝珍在他的小说中,立专章记述了武则天对苏蕙《璇玑图》

诗的评价和读诗译解。

后人对《璇玑图》破译推读,诗章越来越多,宋元时推读 出3752首,明代推读4266首,比武则天译诗多出20倍,近代 推读7958首。

在陕西宝鸡首届汉学璇玑回文诗研讨会上,有人 提出《璇玑图》蕴含1。4万余首。能读译解出万余首诗来,显 然是一个奇迹,在中国古今诗坛上不甚多见。

苏蕙《璇玑图》诗是“羲皇故里”伏羲文化熏陶下的产物, 是一束智慧集成之花,又是秦州民间文化的高度概括,是秦州古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今在天水市秦城区务农巷有“古织锦台”遗址,巷口有门 楼,上悬“古织锦台”和“晋窦滔里”榜书匾额,两侧书有清

代诗人杨榕裳的撰联一副。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