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刻在鼓形石上的文字。它在唐初被发现,后经历代辗转,原有700多字,经由岁月浸蚀,后来仅存200多字,在10只石鼓中,其中一石已文字全无。
被发现的石作鼓形,根据鼓身上的文字,石鼓被分别命名为乍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10只鼓,每只鼓高约3尺,直径2尺余,且各刻四言诗一首。据近代考证,认为它是战国时的秦国之物,内容是歌咏秦国君游猎情况的,故也称“猎碣”。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笔势圆整。字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均匀,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结构匀称,线条完美,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被誉为“籀文之祖”和“石刻之祖”。
石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