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县志各个村庄的来历

临朐县志各个村庄的来历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7-10 10:31:33

临朐县志各个村庄的来历

临朐县村名中带有“楼”的建制村共有18个。其中城关街道有王家楼、后楼、董家楼,东城街道有咸富楼、王家楼、相家楼,冶源镇有赵家楼、吕家楼、颜家楼、半截楼王舍,五井镇的大楼村,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有陈家楼、东陈家楼,辛寨镇有王村楼,蒋峪镇有常庄楼、冯家楼、牛河楼,山旺镇有上楼。这些村庄占全县村庄总数的5%以上。自然村有城关街道后楼村所辖的前楼、大谭马庄所辖的史家楼子,东城街道南相家楼村所辖的北相家楼、西相家楼,冶源镇巩家桥村所辖的小楼村,龙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张佩环村所辖的半截楼村等6个。从《临朐县地名志》和《临朐村镇志略》看,村名由来基本如下所述。

王家楼村属城关街道,位于县城南2公里,县城龙泉路与南环路交叉路口西北侧。明朝成化年间,王姓从柳山镇翠飞村迁居于此,初因建土楼1座,村名王家楼,曾称南王家楼。

后楼村属城关街道,由前楼、后楼、姚家庄3个自然村,位于县城西北郊。后楼、前楼,元朝立村,因距离老县城3华里,故名北三里庄(与城南三里庄对称)。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刘姓在村前建楼1座,称刘家楼。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张姓在刘家楼南建楼1座,习称前楼,村北住户改称后楼。

史家楼子村是城关街道大谭马庄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小谭马庄东北侧。早年为官宦史密定所居,以建有楼房数座,得名史家楼子。

董家楼村属城关街道,位于县城西5公里,轿顶山东麓。明初,董姓立村。据传董尚书在此建楼1座,故名董家楼。后董姓迁徙,村名沿称。

咸富楼村属东城街道,位于临朐县城东北 3.7 公里,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3 公里处。明洪武年间,张姓立村建楼一座,以企盼五谷丰收之意,故名咸丰楼。明末曾姓自曾家洼村迁入, 张姓徙,村名沿称。后取盼富之意,改称咸富楼。

南相家楼村属东城街道,位于临朐县城东5公里,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3.5公里,潍临公路南侧,辖南相家楼、北相家楼、西相家楼、王虎沟4个自然村。明初,陈姓立村,取名陈家庄。明嘉靖初年,相姓自临淄迁入,陈姓衰,村名沿用。清康熙年间(1662-1722),相于鼐科举成名后建楼1座,改称相家楼。后来村落扩展,按方位分为南相家楼、北相家楼、西相家楼。

王家楼村属东城街道,位于临朐县城东5公里,东城街道办事处驻地东北4公里,张姓立村,建小楼1座,得名张家楼。后来王姓迁入,张姓迁徙,改称王家楼。

大楼村属五井镇,位于临朐县城西南13公里、五井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村东原有石桥,名朱旺桥,村亦名朱旺庄。明朝末年,进土傳国在村中建起5层石楼1座,远近彰显,久之,大楼之名取代朱旺庄,沿称至今。村西南有一山谷,名“马峪”,传为青州衡王府放马场。清道光年,高氏7户由大楼迁此居住避难,遂名马峪村,为大楼之自然村。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