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舞是平江县古老的传统舞蹈,始于汉兴于唐代,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投江以身殉国,尸沉于水底,无法回到人间,人们每年端阳节都要划起龙舟前来打捞。
起源
此事感动了洞庭龙王的九个儿子,九条小龙翻江倒海,大闹洞庭,逼着老龙王把屈原的遗体送回人间,人们为了感激九龙的义举,便模仿九龙的舞姿,创造了九龙舞,已示纪念。随着时代的发展,龙舞不断推陈出新,表演套路和艺术由简到繁,由粗到精,显示出了独特的文化特色。1985年由县文化局牵头重点对其进行抢救性挖掘和整理,记录30余万字的龙舞资料和120套集体龙舞的艺术组合,(俗称套路),选用18个最具有集体龙舞特色的套路重新编导组合成20分钟的大型龙舞《九龙闹洞庭》。该舞分为“蛟龙戏水”、“九龙献彩”、“大闹洞庭”三章。九条巨龙在200多名舞龙手的操持下,同场表演,旗幡列列、鼓乐阵阵,气势恢宏。栩栩如生的巨龙时而绞织缠绕,组成“九龙捧圣”、“九龙关象”、“三阳开泰”等精美图案,时而图案散开,变幻成“单龙吊水”、“双龙戏珠”、“九龙献彩”、“黄河阵”、“太极图”等阵势。结构完整,张驰有序。舒展时如春花竞放,令人赏心悦目;紧凑处似翻江倒海,令人目不暇接,充分展示龙的那种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