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计时法

旧式计时法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7 13:36:47

旧式计时法

1、二十四时辰制

宋以后把十二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

、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2、十时辰制

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24分钟。

3、百刻制

百刻制是十时辰制的进一步划分,即把十时辰进一步划分成均衡的一百刻。百刻制可能起源于商代,有出土的汉代日晷

,盘面上的刻度为一百刻中可能用到的69刻。

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

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