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母亲河”再没泛滥过,历史上第一次告别“害河”的恶名,开始造福国人。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黄土高原的植被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随之而来的是,水土流失逐年加剧,黄河也越来越混浊。恐怖的是,黄土高原每年几乎要流失掉16亿吨泥沙。
很显然治理黄河已迫在眉睫,然而刚开始也是迟迟打不开局面,直到中国水利专家朱显谟先生寻找到一套有效的治黄模式,才逐渐扭转了这一局面。很快黄河水开始变清了!
事实上,过去黄河也多次出现“黄河清”现象,不过据史料记载,最长也不超过一个月。与大唐“诗仙”李白所说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相差甚远。然而在朱显谟先生的努力下,如今只要是非汛期,黄河近八成河段都是碧波荡漾。在黄土高原某些地方,早在10年前黄河就已经迎来“绿色巨变”。
然而,国人努力千百年才换来的“黄河清”,在某些人眼里却变成了并非好事。给出的理由也成谜:黄河水变清得益于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但黄土高原土质松软,小降雨时表层植被可以固土涵水,如果出现史诗级降雨,整个土层就会被大块掀起,届时大洪水出现的几率就会增加。
恐怕这就有些杞人忧天了。如果真出现史诗级大洪水,别说黄土高原,就是坚固度更高的大坝,也难以撑得下去。事实上,正是由于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近些年洪水发生的频率才出现明显的下降。以前“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如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输沙量减少了近6成。
在此影响下,黄河水质开始明显由浊变清,壶口瀑布甚至每年当中有两个月会出现“清流飞瀑”奇观。除了黄河之外,未来10年内,中国西北也将成为绿水青山:新疆的植被,正以每年150公里的速度扩散;内蒙古的植被,每年以40公里的速度奔袭。西北由“一望光秃变成一片青绿”,正逐渐成为现实。
随着黄河变清加上降水增多,西北有望成为中国生态的“新高地”和未来粮仓,有望新添数量可观的耕地,对耕地压力山大的中国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