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三首》
张籍〔唐代〕
其一: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其二: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从边城的荒凉、边塞的侵扰、边将的腐败三个方面,再现了边城惨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深切忧患。
吐蕃,兴起于公元七世纪初期,是西藏地区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政权,也就是文成公主入藏时的藏族政权。
时值大唐强盛之际,吐蕃态度友好,未生是非。然而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盛唐一去不返,国力一落千丈。吐蕃也趁机兴兵,东下”牧马“,占领了唐朝西北部包括凉州在内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一直到九世纪中叶半个多世纪的时间。
这半个多世纪里,唐朝的人们看着吐蕃人在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耀武扬威,或愤怒,或凄哀,既恨吐蕃人背信弃义,也怨自己朝廷无能。千般心绪万种感慨,都流入到诗人张籍心中,张籍为民请命,写下了这三首《凉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