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特点

彝族特点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7-31 05:23:15

彝族特点

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彝族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仍处于原始宗教阶段,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万物有灵观念普遍存在于社会中。彝族的"毕摩"祭司和"苏尼"巫师在彝族地区有一定的影响,在与川滇接壤的大凉山和小凉山地区影响更为突出。

2.彝族服饰支系众多,居住分散,自然环境复杂,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其服饰在质地、风格、图案上形成了明显的地域特色。根据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和楚雄,它可分为六种类型。

3.将凉山彝族民居建成"瓦房";贵州和滇中北部是"张图屋"、"方形碉堡"、"叠木屋"和"下片屋";广西和云南东部是"干柱"房屋。

4.饮食彝族的主食是土豆、玉米、荞麦、大米等。副食品包括肉、豆类、蔬菜、香料和饮料。食肉动物主要是牛、羊、猪和鸡。为了招待客人,杀动物是必要的,杀牛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羊和猪。大多数豆类是大豆、胡芦巴豆、碗豆等。彝族有一种吃大豆的方法,叫"独拉坝",就是把大豆磨成浆,用酸菜煮。

5.语言文字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中的彝语支。北、东、南、东南、西、中有6种方言,包括5种次方言和25种地方语言。

6.彝族民间文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谚语和谜语。其中大部分都是口头文学,在民间广为流传。7.历法"十月阳历"是彝族的传统历法,之所以称之为"阳历",是因为它的周期不是月亮的盈亏,而是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延伸资料:彝族的族名: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地域和方言的不同,彝族有许多支系,也有许多不同的别称和自称。主要有"彝"、"黑彝"、"白彝"、"红彝"、"甘彝"、"花瑶"和"米迦"。昭通、武定、禄劝、弥勒、石屏四川和小凉山的彝族自称为"苏诺"、"那苏"、"聂苏",约占总人口的1/2。云南哀牢山、五粮山、开元、文山、马关等地的彝族人称自己为"米沙"、"拉祜族"、"普拉族"、"尼普族"。贵州彝族称自己为、那、诺、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民族认同,按照彝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丁仪的"彝"被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