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篱:fān lí篱笆。比喻门户或屏障。
[fence]篱笆
羝羊触藩。――《易·大壮》。疏:“藩,藩篱也。”
“藩篱”与“樊篱”
“藩篱”与“樊篱”尽管读音相似、意义相近、词性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
1.读音与词义不同
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 ,“樊”的读音fá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一词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本)中被释为①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如《南史·韦传》:“所至顿舍,修立馆宇,藩篱墉壁,皆应准绳。”亦作“蕃篱”。贾谊《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此引申为屏障之义。庚信《哀江南赋序》:“江淮无涯岸之阻,亭壁无藩篱之固。”②比喻艺术境界。如蔡宽夫《诗话》:“王荆公晚年亦喜称义山诗,以为知学老杜而得其藩篱,惟义山一人而已。”
“樊篱”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篱笆,比喻对事物的限制。如冲破旧礼教的樊篱。
对以上释义有例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词义差别:“藩篱”是指具体的、感性的、形象的客观存在的实物“篱笆”的门户或屏障;“樊篱”是指概括的、理性的、抽象的主观能动(一般多指思想、观念方面)的虚物“篱笆”的限制和束缚。
2.感情色彩不同
“藩篱”一般情况下是中性词;“樊篱”多用在反面语境中,故贬义色彩强烈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