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不孝的子孙、逆子。
逆子,汉语词汇。拼音:nì zǐ 注音:ㄋㄧˋ ㄗˇ 释义:指不孝的儿子。
中文名:逆子
外文名:unfilial son
拼音:nì zǐ
注音:ㄋㄧˋ ㄗㄧˇ
释义:指忤逆不孝的儿子。
出处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汝背父之逆子,杀君之桀贼,天地岂久容汝。”[1]
例句
《三国志.卷二○.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乐陵王茂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3]
唐 陈子昂 《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无教训,家有逆子。”
《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三.降魔变文》:唯有逆子贼臣,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4]
唐·魏征寿《隋书·炀三子传》:且闻之,自古代有屯剥,贼臣逆子,无世无之。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老汉使他去近村打些农器,不在庄里。宋江那厮,自三年已前,把这逆子告出了户,现有一纸执凭公文在此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