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 习 是什么意思

古代汉语中 习 是什么意思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7 02:32:26

古代汉语中 习 是什么意思

“习”在古代汉语中的字义如下:

1、用作动词,意思是:鸟反复练习飞翔。出处:先秦·戴圣《礼记•月令》:“鹰乃学习。”释义:老鹰在反复练习飞翔。

2、用作动词,意思是:反复练习;温习。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练习,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

3、用作动词,意思是:学习。出处:民国·徐珂《冯婉贞》:“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释义:从小喜欢武术,学习没有不精通的。

4、用作动词,意思是:熟悉;通晓。出处:北宋·苏轼《教战守策》:“如使平民皆习于兵。”释义:如果让老百姓都熟悉兵器。

5、用作动词,意思是:习惯;适应。出处:北宋·司马光《赤壁之战》:“不习水土,必生疾病。”释义:不适应水土气候,肯定会生病。

6、用作副词,意思是:经常;常常。出处:清·黄宗羲《柳敬亭传》:“乡俗好尚,习见习闻。”释义:乡村的民俗情况,经常能够听到看见。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