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诸葛亮的《诫子书》里面不是给这句话说的明明白白吗?
两者并非对立,是互相补益的关系。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明白道的人会追求清静,我们道家修行一直强调静,但静不是目的,是方法。所以说
清静可以让人得道,一味追求清静会让人啥也得不到。
从一开始清静就是做为一种方法存在的!如《道德经》“
清静可以为天下正”
;如《庄子》中说心斋之法,其目的也是帮人做事
;司马迁他爹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中也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
但你心要静,就必须要有舍弃。
如果你心里又想今晚吃什么,又在想明天考试如何,还想打游戏,如此想七想八谈何清静?同样如果你一直想七想八,脑子就是静不下来,你是学进东西的。
在清静的过程中你得有个主次决断,想是吃重要还是考试打游戏重要,亦或是某件事重,然后放弃其他事,专注于一件事,这是一种减法,所以说是损。
这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中的道理。
为道日损,损之又损遂内心清静专一,遂可为学日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