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记张爱玲解读赏析

金锁记张爱玲解读赏析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01 13:01:44

金锁记张爱玲解读赏析

初读张爱玲的小说,对这个传奇的女子充满了好奇,带着这份好奇读完了她的一个名篇《金锁记》,以下谈谈我对该作品的理解。

首先,我认为这篇小说有几个出彩的地方,具体分析如下:

1.物象的运用:月亮(六次出现)

“月亮”这一物象,是张爱玲所特别偏爱的,她的很多小说都用到了这一物象,那么月亮是凭借什么得到张爱玲的偏爱呢?月亮在古代的文人墨客笔下最多的是代表一种思念家乡的忧伤情怀。在这里,也同样带有着悲剧、凄凉的色彩。再者,小说开篇和结尾都谈到月亮——“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首尾呼应,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延续。

2.七巧的出场效果: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在这里,七巧的出场方式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另一个名著里一个人物的出场,即《红楼梦》中的王熙凤。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老练、圆滑的人物形象,这也暗示着这里的七巧也将有着相同的性格特征,回首再看作者对她出场的描写:一只手撑着门,一只手撑了腰,窄窄的袖口里垂下一条血青洋绉手帕,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香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瘦骨脸儿,朱口细牙,三角眼,小山眉。在这段描写里我看到了一个瘦骨嶙峋的小脚女人,她的尖酸刻薄的唇,她的圆滑敏锐的眼,她就这样半倚靠着门栏,整个一种凄凉的氛围,为她以后的悲剧命运做了铺垫。

3.人性的扭曲以及金钱对人的诱惑

七巧,封建统治的牺牲者,沦为金钱的奴隶。当一个人不断失去的时候,唯一能做的是用尽全力抓住自己认为最现实的东西。对七巧来说,曾今的幸福生活不再,自己男人身体的缺陷直接导致的家庭地位低下,现实婚姻的不幸,这一切的一切摧残了七巧的身心,她的心灵变得扭曲,于是她刻薄、冷漠、嗜钱如命,她亲手为自己打造了一把枷锁,金钱的枷锁。这把枷锁使得她完全沦为金钱的奴隶,并且在这样一个“被吃”、“自吃”的过程中,她也学会了“吃人”,她把自己的悲剧强加在自己的儿女身上,害死了媳妇,造就了下一个七巧。

4.人物悲剧形象的美学体现

我这里简要讲述悲剧的三种体现类型,一是无意识的悲剧,如古希腊戏剧《俄狄浦斯王》;二是有意识的悲剧,如张爱玲的另一篇小说《心经》;三是人性欲望扩张导致的悲剧,本片七巧对情、金钱的欲望是导致她悲剧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

张爱玲对人性的揭露,对女人的了解等等,都是张爱玲对生活的理解,读金锁记,更想读懂张爱玲。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