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这本书,其实是一本讲述群体心理学的书,主要就是研究群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去探导群体无意识背后的根由。但很神奇的是,这本书读起来一点都不晦涩难懂,反而非常畅快。
《乌合之众》一书作为群体心理学的开山之作,主要从群体心理(基本特征、感情和道德、观念、推理和想象力、信仰和宗教)、群体的意见和信念(间接因素、直接因素、群体领袖及说服方法、意见和观念的变化)、不同群体的分类及其特点等不同角度对群体进行了探究和解析。
从普通的含义上说,“群体”这个词的意思是个人聚集在一起的团体,他们不分国籍、职业或是性别,也不论是什么原因将他们聚集在一起。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自觉的个性的消失,以及感情和想法向一个不同的方向的转变,是将要变成有组织性的群体的人表现出的首要特征。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智力就会被削弱。
在勒庞看来,群体中的个人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因为潜意识告诉他们不必担责。他们的感情和行动具有传染性,个人易于接受暗示、冲动、易变、轻信急躁、偏执又专横、极易被煽动、缺乏理性。
例如,当年因为钓鱼岛事件所引发的抵制日货事件,逐渐演变成了打砸日系车辆、售卖日本进口产品的商场,伤及了许多无辜群众的利益。这个群体中多的是平常遵纪守法的“高知”人群,由于狂热的情感以及集体赋予的力量,使他们从一个有教养的个人,变成了群体中的野蛮人,摇旗呐喊、不分青红皂白地行使着所谓的“正义”。
而在当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发言人,我们似乎确实进入了勒庞所描述的“群体时代”。 在现代媒介环境下,网络进入门槛低,信息开放度高,流通速度快,群体的特点就表现得更加明显。
新冠疫情初期关于死亡人数、政府无作为的谣言层出不穷,由于相互传染,越来越多的人接收到了这一观念,并且“把歪曲性的想象力所引起的幻觉与真实事件混为一谈”,出现了“集体幻觉”,引发巨大的恐慌和激烈的声讨,严重影响了抗疫工作的进行。
此外,在日常的生活中,片面的信息,立场不同的意见领袖仗着自己的“名望”,使用重复断言等手段随意发声“搅浑水”,网民又轻信无异议,让一个个事件反转反转再反转。
勒庞在对人类群体心理剖析的同时也和种族、传统、时间、教育、社会制度和进行了结合。种族对群体的影响至关重要,传统则是种族精神的结合体,需要在稳定与求变之间取得平衡,及其困难。时间是土壤,让信仰和思想的碎屑可以在其中堆积,最终产生观念。
教育在提升或是恶化群体的思想方面或多或少起到了作用。制度是观念、感情和习俗的产物,没有固有的优点,从它们自身来看,它们既不好也不坏。那些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国家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国家或许会极为有害。西方的民族制度适用于资本主义国家但并不适用社会主义国家。就如同我国现在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也并不适合他国。
在我看来,《乌合之众》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勒庞将读者这个群体当成了他文中的“乌合之众”深知如何以夸大其词、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的方式来煽动读者的情绪,将他深谙大众心理的长处在写作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全书的写作都体现了勒庞对于大众心理的掌控。
就像他所说,“观念只有在被转变为简单明了的形式,才能被群体所接受,想要变得广受大众欢迎,就必须经受一番彻底的转变。”他的写作中没有复杂晦涩的学术论调,十分简单明了,读者总会在他的叙述中联想到身边的案例,并且在成功找到之后产生“共振”过程,叠加强化,对他的观点更加深信不疑。
让读者成为了选择性盲视患者,忽略了如果从其他角度去寻找案例可能会更多,忽视了勒庞一些观点的矛盾性,并且浑然不觉,可见其写作手法的高明。
然而本书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在阅读《乌合之众》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觉到勒庞的群体思想中对妇女、儿童、种族、陪审团、议会等群体的种种偏见,行文中充满了对拉丁民族的不满和对保守的盎格鲁-撒克逊式的民族的向往, 充满了对社会主义的蔑视和恐惧。
并且我个人认为勒庞的一些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嫌疑,仅靠个别案例支撑就下定论或许有些武断。但也许是他刻意为之,面对读者这群“乌合之众”,“作出纯粹简洁的断言,不去考虑任何推理和证据,是让一种观念走进群众头脑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一个断言越是简洁,证据和证明看上去就会越发贫乏,它的威力就会越大。”总的来说,勒庞的这本书算是一部经典之作,值得一读,为我们认识群体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