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时候,刚读完第三章《亨德尔的重生》。情不自禁的想,为什么茨威格会从人类灿若繁星的优秀人物中,选择这些人物?选取这些历史片段,来构思和行文?是什么触动了他?
面对这个问题?我简单的把自己想像成了茨威格。也许在某个下午,了解到美洲新大陆的殖民史,看到了巴尔博亚如何站在巴拿马的山巅,第一次作为西方世界的人发现了太平洋,并被记载下来,发自内心的感到激动。
又或许某个晚上,在伦敦的歌剧厅,听着《弥赛亚》之后,感受了上帝对你的召唤后。突然对是谁能够写出这样的神曲很感兴趣,后来发现亨德尔是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完成这部他最得意的作品,自己写作好像也有这样的时候,仿佛上帝或者创作之神眷顾你一样,让你的才思如泉水般涌现出来。
又或者,站在亚欧大陆分界线上,看着前方的索菲亚大教堂,想象异教徒的苏丹如何完成先祖不成完成的伟业。东罗马帝国延续千年的侍奉,在这一刻嘎然而止。
这几个故事中,情节和事实,从巴尔博亚要走上山巅,去找到属于自己的记录。土耳其的年轻苏丹,在索菲亚大教堂虔诚的拜服在真主之下;亨德尔如梦似幻的三周时间,铸就的《弥赛亚》。
感觉文章的描述在真真假假间穿梭,真实的火花通过幻想和文学的滤镜,带出炫彩的光影。这些闪亮的片段中,哪些是真实的故事?哪些是引申出来的想像?这些心理状态的描写,是如何做到这么真实贴切又丝丝入扣,符合逻辑的?
我有一个猜想,那就是这些关于心理状态的描写中,带入了茨威格的人格映射----茨威格自己的,私人性质的映射。
也许,在茨威格的天性中,就有着冒险的精神,如巴尔博亚般,不拘小节,不顾一切的在伟大的事业名义下,去冒险。对于伟大的事业,像苏丹一样,充满矛盾又和谐的性质。
既亲和又狡诈,既彪悍又细腻,对神的虔诚和对被征服者的残忍。作为作家,又如同亨德尔般,面临才华枯竭、身体衰弱的状态,如何挣扎着,恢复创作的动力,获得灵魂的重生。种种情景,种种思绪,在这些伟大的人类闪光时刻迸发,和文字交融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倾泻在纸面上。
最后,从我所知道的比较简单的茨威格的结局,也有一语成谶之感。在纳粹横行的二战期间。他如同西班牙的冒险者一样,来到了南美洲,然而却并没有像亨德尔一样,坚强的,顽强的和自己的命运抗争,选择自我了断的进入了上帝的怀抱。
那一刻,他是否也回闪出,这些人类闪光的时刻,自己也能否在这样的天空,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