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赵秉忠同科的进士都有谁

与赵秉忠同科的进士都有谁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3-09-16 16:33:42

与赵秉忠同科的进士都有谁

乾隆十年乙丑科(1745)赵秉忠 赵春福 赵颐 赵之瑞 赵廷徤 赵用熊 赵如琬等。

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唐产生以来,到中国清朝末期的1904年结束,历时1300年之久,伴随着中国古代社会的鼎盛和衰落,相始相终。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科举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为清朝的科举,是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到最顶峰和最完善的时期,也是科举走向没落,被时代淘汰的时期,同时又是和近现代社会发展最接近的时期。

清朝的科举仍然沿明制,分三个等级考试,主要考八股文。八股文又称制义或时文,表现为一种特殊格式的文章。要写成四段,每段又分为两小段,因此称为八股。题目时考官随意从四书中抽取一句,考生得根据古人的意思发挥成文,所以又称为“代圣贤立文”。要求考生必须对四书五经熟读背透,否则连题目都看不懂。

第一级是府县考。

相当于现在中国一个中等城市范围内的考试。小孩到5、6岁时先上私塾,主要学习和背诵四书五经,到12岁左右参加这类考试,考取了称为“秀才”,未考上称为“童生”,有些人考了多少年都考不上秀才,别管他是七老八十的,仍然称为童生,这在当时是很丢人的事。尽管考上秀才,仍然是最低级的科名,但起码比童生的地位高许多,可以在乡间村里谋一名教席,逢年过节时也能给人写写对联啥的,算是个文化人。但秀才不是官,在社会上还是被人瞧不起,常有“酸秀才”之称。

第二级是乡试。

每三年一次,由全省秀才去省城赶考,考中了称为“举人”。乡试在秋天举行,所以称为“秋闱”。举人的地位比秀才高多了,虽仍不是官,但在地方上可以当个乡绅,出头露面的,很受人尊重;也可以出任教谕、训导等教育方面的工作。举人最重要的职能是取得了投考进士的资格,这才是最重要的跳板,可以去京师参加三年一度的会试。

第三级是会试。

也是每三年一次,由全国各省的举人去京师赶考。会试在春天举行,也称“春闱”,会试取中了,称为进士,这是古代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荣誉,比现在获得博士还受人尊重。进士还要参加殿试,是皇帝亲自选门生,考定名额。第一甲第一名就是状元了。一旦中了进士,就可以顺顺当当的做官了。一部分优秀的选入翰林院,称为翰林,这是古代“最高学术职称”。一般的进士最少也能外放任个知县什么的,好一点的能当知府。

当然,也有许多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传统教育,应考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施展一身抱负,以匡扶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历史上由科举成名的人,也产生了许多的好官、学者、文人等。科举只是一块敲门砖,清朝的曾国藩就是进士出身。

即使是考取举人,也不能就说自然取得了考进士的资格。清朝举人的来源有五种,有顺天举人、各省举人、八旗举人、在官举人、特赐举人等。无论哪一种举人,要想参加会试,都必须申请咨文,是在县试的“认保”、府试的“派保”和院试的“联保”基础上,对士人身份再次清查,以保证士子的“身家清白”,预防冒籍、枪替等作弊行为。

会试在京城礼部贡院举行,遇丑、未、辰、戌年开科,三年一次,考试共三场:

第一场,初九日,试《四书》三题、《五经》每经四题,考生任选一经,文用八股;

第二场,十二日,试论一篇,判五道、诏、诰、表选做一道;

第三场,十五日,试经史时务策五道。

每三年一次的录取进士人数并不固定,多的400余名,少的80多个,平均录取人数在240名左右。各省也不一样,多的20-30名,少的几名至十几名。以清朝为例,清朝后期全国约4亿人,全国每三年一次录取的举人不超过5000人,一次考试录取的举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几乎可以据略不计;而每三年一次的举人考取进士的平均百分比也仅有5%左右。

清进士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为“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为“赐同进士出身”,考取的人数,一甲只有三名,是前三名,即三鼎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二甲第一名为传胪,人数一般为80人左右;三甲人数一般为120至150人左右。所以状元更是凤毛麟角,有清一代260年,共举行112科114榜会试,取中进士26848名,其中状元只有114人,由此可见,难!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