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线浮漂铅坠鱼钩搭配(鱼钩的铅坠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

鱼线浮漂铅坠鱼钩搭配(鱼钩的铅坠放在什么位置最合适)

首页维修大全综合更新时间:2024-01-13 04:24:10

鱼线浮漂铅坠鱼钩搭配

1、如果目标很明确,以钓小鲫鱼等小型鱼为主的,那么我的主线一般不超过1号,子线大概在0.4、0.6的样子,天冷、鱼少用细,天热、鱼多用粗。钓小鱼的钩子我喜欢袖钩,3号和4号用的最多。如果你钓的鱼特别小,比如麦穗、鳑鲏,那么线和钩肯定要更细。

2、如果是钓中大型鱼,以鲢鳙、鲤鱼、草鱼为主,那么我最常用的两种钩型是伊势尼和新关东。说实话我个人比较推荐新关东,入口性好、跑鱼率低,我常用2号和3号,配合2号或3号的子线。

钓大鱼线组的号数是没有上限的,就看这“大鱼”究竟多大,鉴于我们这边野钓资源一般,所以即使我主攻大鱼,最常用的也就是3+2、4+3,用到4+3的话,伊势尼得上八九号。

3、钓不大不小的鱼,说白了就是没有目标,来啥钓啥的情况。这个时候我觉得伊豆、海夕、新关东都行,我比较偏向伊豆,其次是新关东。主线大概在1.5或2号,子线0.8~1.5之间都行,鱼钩可以用伊豆四号、五号。

一般天热的时候我才会想着大小兼顾,所以1.5+0.8、2+1这样的搭配是很常用的,如果用饵料鱼钩可以小点,四号伊豆差不多,用蚯蚓、玉米这些饵,鱼钩用到五六号也不怎么碍事。

线与钩的第二种搭配:粗线配小钩

这种情况野钓比较常见,之前我就在文章中提过,我去逛我们这边实体的渔具店,老板为了快速成交生意,会提前绑好一些子线,以省去客户等待的时间。然后我看了他绑的子线,都是一二号的线配二三号的小钩,老板说这样的搭配野钓爱好者会比较喜欢。

大家的想法其实也很简单,认为钩子大了小的鱼吃不进去、会挡嘴,而小的钩子小鱼能吃大鱼更能吃,至于线,大部分人都觉得不会导致挡口,即使会挡口也不会像鱼钩那么严重。

多的就不说了,如果你们那边野河资源比较好,小鱼多大鱼也经常碰到,而且鱼种又比较杂,那么粗线配小钩的方式确实是不错的选择。既然考虑到大小兼顾,那钩型的选择和上面是一样的,还是建议伊豆、新关东和海夕。

子线你可以选择1号、1.5号,大鱼多选择2号也行,钩子就用伊豆三四号,或者新关东0.5、0.8号。对了,如果你怕钩子小了,拉力不够,那就选择粗钩条的钩型,最典型的就是伊势尼!

线与钩的第三种搭配:细线配大钩

这种搭配我个人比较习惯在黑坑用,因为我本人还是认为粗线会对鱼进食产生影响,尤其是钓滑鱼非常明显,而黑坑碰到滑鱼的概率可比野钓大的多。

不用拿太滑、皮毛太差的鱼举例,就哪怕是正常的鱼,正钓鲫鱼我可以用到1.5+0.8的线组,鱼多口好甚至更粗,大炮坑还有人用飞磕线的,照样连杆爆护。但是到了正钓的后半场,鱼少了、口也少了,线就得换细,第二天第三天的偷驴也是一样。有的时候哪怕只小一号,鱼口的差别就很大。

为什么线放细了,钩子却不减小呢?常规情况下,大鱼就要用大钩粗线,这里用细线是因为鱼变滑了、变敏感了,但它的嘴巴可不会变小,所以钩不用减小。相反,钓一些很滑口的鱼,我们甚至还会特意放大一二号鱼钩,目的是避免它涮饵、吞吞吐吐,如果鱼钩大,那么吸进去就不那么容易吐出来。

比如说钓一斤以内的鲫鱼,收费比较便宜的地方,正钓我通常选择1.5+0.8,配0.8号的新关东,偷驴的话子线最小可以放到0.3、0.4,但鱼钩不会减小。正钓为了抢鱼,可能会用钩条较粗的新关东,而偷驴时我们倒是可以用一些钩条细、比重轻的钩型,如袖钩。

鱼线和鱼钩的选择还和什么有关?

鱼线其实和调钓之间是有点关系的,比如说钓鲤鱼的时候,经常有钓友发现,你用细线它就会频繁咬钩,一换上粗线它就不咬了。其实这并非巧合,我是觉得鲤鱼比较聪明,用粗线它能感知到,尤其是本地的野生鲤鱼。

想钓大鲤鱼,用粗线它不咬,用细线又不结实怎么办?这个时候咱们可以用粗线,然后钓跑铅,让整个子线都躺底,这样情况就会有所好转。用跑铅的话,子线就不宜过长,钓鲤鱼我建议是选择单根长度在15公分以内的子线。如果你不是跑铅,那么子线可以用长点,然后务必保证双钩饵老实到底。

鱼钩的话,我觉得和饵料有比较大的关系,同样是钓小鲫鱼,你用饵料就要考虑到挡口,因为钩子+饵团可能就会很大。但是你挂蚯蚓红虫就没啥关系,因为虫饵是细长条的、没有雾化,而且鱼对自然的饵料又没有警惕性。钓同样大小的鱼,你用虫饵、包括玉米小麦,所采用的鱼钩可以比使用商品饵的鱼钩大个一二号。

挂玉米、皮筋颗粒,像这些本身就比较粗大的饵料,反而不建议用小钩,否则会影响刺鱼导致脱钩。挂玉米时,我认为鱼钩钩门的宽度起码要和玉米的宽度一样!这样鱼吃进去以后,就算你不及时提竿,当它发现嘴里有异物想吐掉的时候,鱼钩也会挂到鱼唇形成被动刺鱼,用小钩的话被动刺鱼的概率会很低。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1 3dmxku.com,All Rights Reserved.